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上周,菲律宾在中菲争议海域半月礁附近抓扣中国渔船和11名中国渔民,引起中菲之间的严重对立。512日,菲检察官罗德里格斯称,9名遭起诉的中国渔民(其中2人将被遣返回国)涉嫌违反菲律宾《渔业法》相关条款,如果罪名成立,他们将面临1220年的牢狱之灾。

 

在这之前,中国政府多次要求菲律宾政府放人放船,但菲方却充耳不闻,摆出一付要与中国对抗到底的架式。

 

人们不禁要问,难道菲律宾就不怕激怒中国吗?有分析认为,菲律宾总统阿基诺三世之所以“底气十足”,主要是有美国人撑腰,他似乎不怕中国报复。菲律舆论形容,阿基诺三世正在充当“美国政府在东盟的代表”的角色。11日至12日召开的东盟缅甸峰会上,他秉承美国的处方,在南海问题上激怒中国。

 

阿基诺三世以“美方的代表”身份推动美国制定的目标,将与中国的冲突置于东盟的头号议程。这导致东盟峰会把南海问题史无前例地上升为核心议题引人注目,虽然峰会声明没有点任何国家的名,但是声明的话语是明显按照美国的立场来具体表达的,强调海洋法公约,强调国际法。

 

出现这种情况,东盟的“政治化”与美国的强势介入有关。奥巴马政府对加强美国的亚太政策是极为重要的一步,将东盟纳入了一个中美角逐的角逐场。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奥巴马4月下旬的东亚四国(日本、韩国、马来西、菲律宾)之行,对东盟个别国家在南海问题上“打了强心针”和“亢奋剂”形成的冲击波。

 

显然,和此前相对平淡的经济合作和人文交流协议不同,政治主题已经主导了近两年来东盟峰会的重要议程。南海争端原本是几个东盟国家与中国的争执,中国一直主张用“东方方式”解决。

 

但是,由于2011年美国高调宣布干预南海事务,将此事推到国际社会聚光灯下,如今,面对中国崛起与美国积极重返亚洲的双重背景,南海争端变得更加复杂,如果处理不当,其巨大的溢出效应有可能导致中美爆发地区性冲突。

 

多年来,东盟国家与中国由于不可分割的地缘关系,已在政治、经济上成为互惠互利、合作双赢的伙伴,而且通过建立中国—东盟自贸区,双方进一步深化各领域的合作是大势所趋。奥巴马上台后意识到这一点,改弦易辙让美国外交重点重返亚太区,此举显然是要平衡中国在亚太区的势力,而东盟也自然成了中美角逐的主战场。

 

由于美国的进入,过去中国与东盟的关系一片祥和——东盟利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现在已发生了深刻变化。尽管东盟在与中国的经济合作中受益匪浅,但这并没有改变东盟与中国在南海争端的立场——东盟将作为一个整体和中国就“南海行为准则”进行协商。这意味着,中国与东盟的关系已今非昔比。

 

人们发现,自2011年美国加入东亚峰会机制后,东盟在美国的压力之下,正发生着显而易见的政治两极化。一方面,与中国有领土之争的菲律宾、越南组成的“反华之级”正在强化。另一方面,亦存在力挺中国的组合,其中包括柬埔寨、泰国、老挝和缅甸。而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新加坡,与“反华之级”的菲律宾、越南更为接近些。

 

东盟国家其实很享受中美在东盟角逐的过程,他们或许认为,中美在这一地区角逐会给该地区带来机会,但与此同时,中国在基础设施和经济贸易方面给东盟做出巨大贡献。印度尼西亚总统苏西诺的一句话道出了个中缘由。他表示,东盟应对中美角逐唯一现实的方式,就是要将这种角逐控制在“东盟中立”的轨道中。

 

当然,对东盟国家来说,中美间最佳距离是“若即若离”。过去,除了个别国家策略选边外,大部分东盟国家更愿意在中美之间选择中立,他们更愿意在中美之间做个“老好人”,因为他们明白,得罪哪一方都是愚蠢的选择。不过,近期菲律宾、越南对中国越来越强硬的态度,实际上已推翻了这一说法。

话题:



0

推荐

邱林

邱林

769篇文章 1次访问 4年前更新

新闻从业者、知名博主。重点关注国际、财经动向,其作品体现积极、稳健、有见地的鲜明风格。邮箱:qiulin4393@sina.com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