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目前,国土资源部正在准备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即“土地二调”)成果的发布工作,预计在12月底之前,“土地二调”中获得的全国实际耕地面积、建设用地面积等一系列重要数据将正式对外公开。从目前得到的消息看,“土地二调”后,国内耕地面积不是减少了,而是大幅增加。

 

2008年《中国国土资源公报》公布的全国耕地面积是18.26亿亩,据悉,“土地二调”中获得的全国实际耕地面积会远高于这个数字,全国耕地面积、建设用地面积之所以都会出现“逆增长”。

 

国土部官员的解释为,一是过去地方政府出于多用地、多占地的利益考虑,上报时存在少报、瞒报;二是过去采用航拍,受限于飞机数量、地形、天气等原因,统计面积因此也有遗漏。

 

进一步的说法是,由于近些年政府决策层实施的各种农业补贴。2004年粮食直补政策出台,由于农业补贴大都与耕地面积相关,因此各地少报、瞒报的耕地面积都开始显露出来。仅黑龙江省的耕地面积就多出7万亩,内蒙古、新疆等省市、自治区的耕地面积也都有较大幅度上升。

 

这不禁使我们想起8年前出现的类似情况。1995年底,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全国耕地面积是14.2亿亩,但1997年全国土地调查结束后,国土部公布的全国耕地面积是19.6亿亩,出现5.4亿亩的“逆增长”,增幅达38%

 

两个数字出现如此大的差距,引起舆论哗然。为什么出现这样的情况,相关部门给出的理由是统计口径或信息不对称所至。其实,国内耕地并未增加,只是把原来未记入耕地统计数之内的“南方宽小于1.0米,北方宽小于2.0米的沟、渠、路、田埂”,以及后来又退耕的陡坡地,加入新口径的耕地加在一起计算得出的数据。

 

“土地二调”中耕地面积将大幅增加,按理说是皆大欢喜的事情,但我们怎么也高兴不起来。毕竟,相关部门给我们画的只是一个诱人的馅饼而已。说白了,不管是1997年公布的新增5.4亿亩耕地也好,还是“土地二调”即将公布的增长面积也好,都只能是“望梅止渴”,对保障中国的粮食安全意义不大。

 

况且,这些数据公布后,还会给我们增加一份担忧,“逆增长”的耕地面积,极有可能产生“重磅”意义。正如有专家预测的那样,“土地二调”结果公布之后,在接下来的城镇化建设中,地方政府有可能在用地管制上,将会有所放松,农地征用也可能再掀高潮。

 

不过,这显然与上周中央召开的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加强粮食安全的精神是相悖的。此次会议明确提出,切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2014年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核心内容是,要依靠自己保口粮,集中国内资源保重点,做到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粮食安全是压倒一切的要务。

 

现实是,由于国内耕地面积逐步减少,粮食安全保障条件已十分脆弱,稍有松懈即会引发全局性严重问题。如果耕地下降到18亿亩以下,加上单位产量的下降及干旱等因素,粮食总产很容易下降至50000万吨,则进口8000万吨至10000万吨粮食是必然之事,占国内产量的15%20%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陈锡文认为,中国目前至少需要30亿亩以上的国土面积才能满足需求。但中国18.2亿亩耕地转化成播种面积,大约只有24亿亩(一亩地一年种植三季作物,即为3亩播种面积)。守住18亿亩耕地还进口那么多粮食,不守住将会出现严重后果。

 

然而,要做到这一点谈何容易。就目前而言,这18亿亩耕地是一条的最低保障,就象贫困家庭的最低保障线,就象一个人的最低温饱线一样。至于耕地面积“逆增长”所产生的数据,其真实性本身就令人怀疑,因此,我们对这些数据不必过于认真,权当是玩的数字游戏而已。

话题:



0

推荐

邱林

邱林

769篇文章 5年前更新

新闻从业者、知名博主。重点关注国际、财经动向,其作品体现积极、稳健、有见地的鲜明风格。邮箱:qiulin4393@sina.com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