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阿富汗战争开始13年后,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国际安全援助部队于2014年12月28日正式结束了在阿富汗的作战行动,其将留下一支大约1.8万人的外国军队(即“坚定支持”行动特派团),用于反恐和为阿富汗警察及安全部队提供训练及后勤援助。
观察家称,中国正在等待填补美国以及北约部队留下的真空。如果说2014年是北约在阿富汗的终止符,那对中国而言,它可能是一个起点。虽然中国不会派军队替代北约军队,但中方向阿富汗政府承诺将提供数亿美元的援助,并准备在明确阿富汗未来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阿富汗总统阿什拉夫•加尼2014年10月底访问北京,并请求中国扮演“和事佬”角色。他说:“我们期望中国积极投身于促进阿富汗及本地区的和平、繁荣与稳定。相信中国能有足够的影响力说服巴基斯坦参与到上述进程中,并迫使以巴为大本营的塔利班领导人开启与阿富汗政府的谈判。”
说白了,要解决阿富汗内战,振兴经济,仅靠阿富汗政府是无法完成的,因为阿政府与其对手——塔利班(控制阿富汗80%左右的国土)还处于交战状态。如果没有实现双方的和解,要发展经济和国家重建就是一句空话。
过去几年,美国曾花大量精力做这项工作,但没有取得成功,而且双方越谈越差。万般无奈之下,加尼总统只好求助于中国。因此,他上任后访问的第一个国家就是中国,其目的非常明确,就是希望中国扮演这一角色,促使塔利班加入到阿富汗和解进程中来。
正如此,在加尼离开中国不久后,一个阿富汗塔利班的小型代表团于去年11月份造访了北京,与中国商谈与阿政府展开对话的可能性。该代表团的成员哈尼夫,是2001年倒台的塔利班政权的规划部长。他代表塔利班向“中间人”中国提出了一些谈判立场,如修改不得于塔利班的阿富汗宪法、允许塔利班管理政府部门、取消对塔利班的国际制裁等。
其实,中国一直在争取各方支持该地区在阿富汗问题上达成共识,它主持了一系列多方会谈,建立了中国、巴基斯坦和阿富汗之间的三方对话,还建立了一个包含美国的对话平台。美国官员表示,如果中国能通过斡旋实现该地区的和平、消除恐怖主义并帮助阿富汗发展经济,那么美国不反对中国在阿富汗发挥更大作用。
对于“中间人”的中国,是最早呼吁“阿人治阿、阿人所有”的国家。而且在2014年10月底,中国首次承办了阿富汗问题伊斯坦布尔进程谈判,并提出了有关解决阿富汗问题的“五点主张”,重申了对阿富汗的和平重建与民族和解的支持。
不过,“和事佬”这个角色不好当。如今的阿富汗被一些国外媒体称为“破碎的13世纪国家”。经过几十年的战争后,一个好端端的国家何以倒退回了中世纪?它何以复兴往日荣华?长期的政治动荡和战争是“潘多拉盒子”,是诸多罪恶的根源。几代阿富汗人在不稳定、不安全的环境里,大都染上“战争后遗症”,他们对和平、宁静的概念越来越淡薄。
阿富汗的恩怨情仇如此纷繁复杂,牵涉的势力如此之多,但有一个大国始终不曾卷入其中,那正是中国。阿富汗历史上的中国名字,只有法显、玄奘。这一置身事外的地位,不失为中国外交的宝贵遗产。中国只需要阿富汗的和平与稳定,而这是一纸真实有效的边界条约就能带来的,就如同1955年中阿建交、1963年签订边界条约之后那样。
当然,中国之所以愿意充当阿富汗两派的“和事佬”,也是有一定条件的,如阿富汗两派打击新疆的分裂势力。进一步推断,中国充当“和事佬”的用意是,中国将联手阿富汗双方遏制新疆分裂势力,并阻止这些新疆的分裂势力越过边界,渗入中国西部局势不稳的新疆地区。
还有一点不可回避,如果中国答应阿富汗的求助充当“和事佬”,就意味着中国将直接介入阿富汗的内部事务。这不符合中国历来实行不干涉别国内政的外交原则。然而,由于中国需要悍卫和保护自身利益,这一政策有可能发生改变。
换句话说,虽然中国多年来一直奉行不干涉他国内政的外交政策,但这项政策可能会在实施“习式外交”中变得越来越灵活。
0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