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近几年来,国外许多学者和决策者一直没完没了地讨论中国军力及意图。例如,“中国全球经济利益的扩大会促使其扩大海外军事存在和能力吗?”“中国需不需要派军队到国外保护自身利益”就成为议论的话题。有人说中国可能是与一战前德国类似的扩张国家。也有人认为,中国在与邻国的岛屿争端问题上咄咄逼人。

 

与上述两种极端看法相反,中国既非外强中干也非势不可挡。只不过是,由于越来越多的企业走出国门,中国成为全球并购资产的主力军。目前,有约2万家中资企业在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业务,这造成了对政府保护这些海外资产的永久需求。

 

随着中国对外投资的增加,其海外利益受到各种威胁的机率也在升高。2013年4月,由中国与另一个国家联合投资的叙利亚代尔祖尔油田落入“伊斯兰国”武装的手中,沦为美国为首的盟国空中打击的重要目标。中石油与其他国家联合投资的这个油田,所有开采和生产活动中断。

 

问题是,此事发生一年半后的2014年12月才由中国媒体报道。被“伊斯兰国”武装夺去的代尔祖尔油田,其安全问题一直交给叙利亚军队,然而,叙利亚自身的安全都无法保障,其领土已被叙利亚反政府武装和“伊斯兰国”武装逐渐蚕食,他们要保证代尔祖尔油田成为一句空话。

 

随着“伊斯兰国”武装对伊拉克领士的不断吞食,已威胁到中资企业在伊拉克南部几个油田的投资。因此,国内舆论场呼吁中国政府派兵保护其在伊利益。但到目前为止,这一呼吁也没有得到官方的回应。

 

不过,虽然中国没有派兵保护中国在伊油田,但中国在另一个国家——南苏丹采取了相应措施,首次动用700名士兵,保护其在南苏丹的油田。虽然中国军人由联合国指挥,不过从他们进驻南苏丹可以看出,为了确保中国在非洲的工人和资产的安全,从而为国内消费提供稳定的能源供应,中国所进行的努力大幅提升。

 

现在南苏丹80%的石油向中国出口。而中石油是南苏丹两大石油巨头——大尼罗河石油作业公司和达尔石油经营公司的主要股东,拥有这两家南苏丹公司40%的资产。这两家公司也是确保南苏丹石油过境邻国苏丹进入红海沿岸港口、长达1600公里的石油管道的运行商。

 

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不久前刊登题为《中国在南苏丹部署军人以保卫油田和工人》的文章称,中国非同寻常的维和努力引起一些人士的质疑。中国向南苏丹增派维和部队,有评论怀疑中国的目的是为了保护合资的油田。而且中国是借联合国维和行动来保护自己的商业利益,违反了联合国维和行动保护平民的人道主义精神的中立原则。

 

《华尔街日报》这些指责是站不住脚的。中国这些维和部队即使被安排去保护油田,也有利于南苏丹的和平稳定,并不违背联合国维和行动以保护平民为主的人道主义中立原则。正如联合国南苏丹维和部队代理发言人乔•孔特雷斯所说:“如果发生情况,维和部队会被派去保护油田里的平民和工人,而不是炼油厂、输油管和储油罐等。”

 

其实,以前中国也派出过维和部队,如2013年3月,中国派出由300名军人组成的赴马里维和部队。只不过是,这次派到南苏丹的700名军人是最大的一支部队。但也没有理由说,仅随其后的是中国的扩张。

 

2013年4月16日公布的中国《国防白皮书》,首次提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任务不但包括守护国土,也包括维护中国的海外利益。其实,中国军队的海外作战,哪怕是小规模作战的能力面临技术、政治和意识形态上的切实障碍。诚然,中国解放军的远征作战经验十分有限。迄今为止,解放军远征作战最值得一提的事例只是参与亚丁湾的打击海盗行动。

 

尽管中国专注于国内发展和地区事务,但现实将日益迫使其打造一定的全球行动能力。所以,中国派兵保护海外利益不应被指责。的确,为保护海外利益,中国已由过去实行的“韬光养晦”对外政策改变为“积极”和“有作为”的政策。最明显的是,试图通过展示海陆空的力量来获得安排区域事务和国际事务的话语权。

 

当然,涉足高风险国家的中资企业可能希望把投资与政治分开,但当中国的海外利益成为所在国冲突双方的关键目标,官方袖手旁观可能越来越行不通了。 

话题:



0

推荐

邱林

邱林

769篇文章 5年前更新

新闻从业者、知名博主。重点关注国际、财经动向,其作品体现积极、稳健、有见地的鲜明风格。邮箱:qiulin4393@sina.com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