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国际石油市场正迎来近年来最大的变局——沙特阿拉伯、俄罗斯、伊朗、伊拉克、委内瑞拉、阿尔及利亚等产油国积极增产抢占市场份额,但在全球经济局势前景堪忧、国际需求疲软,几大因素挤压之下,油价却连番下挫。数据显示,纽约商品交易所美国石油价格10月14日下跌4.5%,至每桶81.84美元,创下继2012年6月份以来最低的收盘水平。

 

俄罗斯受到的影响尤为突出。由于油价的暴跌,严重挤压着俄罗斯的收益,普京总统已沉不住气了。10月17日,普京在意大利米兰参加乌克兰危机相关谈判之后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如果国际油价继续维持在每桶80美元左右太长时间,全球经济可能会因此崩溃。每桶80美元的价格不符合任何大玩家的利益,这个价格水平对任何人都没有好处。”

 

反之,中国最乐意听到国际油价下跌的消息。因为油价下跌使得中国可以动用货币政策来避免今年的经济增长率无法达到政府高层设定的7.5%的目标。从中国的角度看,油价下跌至少会让国内消费者受益。

 

但这是一个恶性循环,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下跌的关键原因就是中国对石油需求的降低。由于中国经济自今年7月份起就已放弃了保底式的“强刺激”,政府高层不再大手笔花钱对房地产投资高台跳水强行进行对冲。中国需求的变化,对国际大宗商品市场造成了冲击,油价正是其中的一个突出案例。

 

从2013年9月起,中国已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石油消费国,日均进口的石油达到630万吨,超过了美国的624万吨日均石油进口水平。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10月15日公布的一项研究报告认为,如果不采取任何措施控制能源消费,到2030年中国约75%的石油需要靠进口。到那时,中国每年要消耗约8亿吨石油,比中国2013年消耗的石油总量高出约60%​。

 

与中国不同的是,由于美国石油产量的增加,从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进口的石油数量减少,过去三年的进口量至少下降了20%以上;而过去五年,美国石油的储量和产量均显著增加。国际能源署预测,美国可能在2020年前成为全世界最大的产油国,并可能在2035年前实现能源自给自足。

 

如果国际能源署这一预测变为现实,将大大改变全球政治、经济格局。届时,无论中东、非洲等盛产石油的地区如何动荡,对美国的影响都将逐渐减少,而对中国的影响却将与日俱增。关键是,中国将会更直接地卷入中东、非洲的政治纷争,进而加入到美国、俄罗斯等大国在这些地区的角逐。

 

伦敦大学国王政策研究所主席尼克•巴特勒上月在英国《金融时报》发表题为 《中国将主宰世界能源格局?》的文章称,要把握世界能源市场今后20年的发展趋势,必须以中国为出发点。企业、银行家、投资者,还有其他任何密切关注能源行业的人士,必须把注意力从欧洲或美国本地的形势转移开。与一个即将到来的重大变化——中国将成为能源产业各领域的主宰力量。

 

如此说来,尽管美国放弃其所扮演的全球石油保护者的角色可能性不大,但为确保能够足够的石油,中国势必将在国际社区扮演更为积极的角色。在未来,中国有可能放弃对别国“不介入”政策,将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国际干预、多边反恐以及其它有助于全球稳定的事务当中。

 

今年9月,中国派遣了一支由700人组成的维和步兵营赴南苏丹执行维和任务。据称,这支维和部队的使命,主要是保护中国在南苏丹的油田开采安全。此举加强了中国的政策调整,从“不介入”转向主动维护自身利益。向南苏丹事派出维和人员保护中企油田,只是中国走出的第一步,今后,有可能派出更多维和人员,保护中国在海外的资产和人员安全。

 

不过,这只是一个个案,并不能成为中国主宰全球石油的旁证。中国要成为主宰者这一角色并非易事。因为中国只是世界石油市场争夺的后来者,要想在美国等西方国家苦心经营了上百年的全球石油格局中分享现有的石油资源,必然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干扰和制约,甚至有可能与美国等西方国家展开殊死博弈。 

话题:



0

推荐

邱林

邱林

769篇文章 5年前更新

新闻从业者、知名博主。重点关注国际、财经动向,其作品体现积极、稳健、有见地的鲜明风格。邮箱:qiulin4393@sina.com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