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国会中期选举如今进入收官阶段,而新一届的总统大选也开始预热,众多有意竞逐白宫的民主、共和党总统候选人都在摩拳擦掌。在民主党内,美国前国务卿希拉里目前的声望仍然无人可及。个人再是不明确表态,在美国许多人眼中,她还是众望所归的2016年民主党总统候选人。
反之,由于美国的人口趋势,尤其男性白人选民比率的持续下降,对共和党十分不利。但是二战之后,美国政治有个明显的周期率——一党连任总统难以超过两届,唯一的例外是老布什1988年接任里根总统(然而也只做了一届就败选下台)。希拉里2016年出马,必须迎战这一周期率。
这或许是她迟疑不决的一项考虑。自从希拉里2013年2月辞去国务卿一职之后,几乎所有人都认为她会角逐下一届总统宝座,但直到上周,她才在美国艾奥瓦州的民主党人集会上说出了“真的!我正在考虑这件事”。希拉里将参选美国下一届总统的消息,迅速搅动中国舆论场。
《北京青年报》日前发表的《希拉里的“终极舞台”》的文章认为,希拉里的优势当然很明显,民意调查普遍显示她在民主党内绝对领先,而且在知名度上力压几位潜在的共和党人,她当下的支持率甚至高过2008年。尽管人们普遍认为现在的民意只是一个参考指标,但无论政治分析师还是严肃政治媒体都认为,希拉里是目前美国政坛最合适出任下届总统的人选之一。
进入本世纪以来,随着互联网的兴起,中国舆论场对美国总统选举的热情和痴迷,让美国人对此好奇不已——关注中国人对美国大选的关注,猜测中国人对美国大选的猜测,成为美国媒体热议的话题。其实,美国人关心美国人的事很正常,中国人关心美国人的事也很正常,中国人如果不关心中国人的事而只关心美国人的事就很不正常。
根据这一推断,希拉里的“总统梦”引起中国舆论场的关注,甚至纠结,并不奇怪。从一些见诸报端或网络的评论来看,如果希拉里当选美国总统,对中国显然不利。因为希拉里从政以来,均以强硬著称,尤其对中国更是如此。无论是希拉里的2008年竞选总统期间,还是她担任国务卿4年中,都在美国对华外交中打上了其个人的强硬烙印。
中新网9月21日发表题为《希拉里当选美国总统中美关系“难卜”》的文章称,希氏是一个彻头彻尾的鹰派人物,号称西方第二个“铁娘子”,排在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之后。她的任职目标就是她所想的“美国太平洋世纪”,而说白了,就是重返亚洲,而亚洲政策中心就是与中国过招,挑战中国。希拉里有句名言“美国回来了!”,可是,对于中国来说,就是“狼来了!”,那么,这么一位“铁娘子”对中国而言确实是来者不善。
事实也印证了这一观点。希拉里近来频频接受媒体采访,对中国进行严厉批评。希拉里虽未大胆定义中美两国“非友即敌”,但其所作所为,已经视中国为“假想敌”,她不承认中美是“新型大国关系”,在她的眼中,中国还不配与她平起平坐,至少中国还称不上是“超级”,所以她对中国持有妇人之见。
希拉里7月14日在与日本报纸《日本经济新闻》进行对话提出“重视亚洲战略”时称,“中国的民族主义”是背景之一,同时承认“这种民族主义几乎全部指向了日本”。她对中日间的紧张关系以及中国与越南和菲律宾在南海上的领土所有权之争表示强烈担忧,声称中国在钓鱼岛附近海域和南海加强活动,“(这种行为)非常具有攻击性”。
希拉里或许认为,对中国采取强硬态度,将会赢得她在民主党内对她的支持。尽管她在民主党内的呼声很高,但毕竟民主党内还有竞争对手——现任副总统拜登。真正决定谁代表民主党参选,还有待我们观察。
无论如何,中国不断上升的国际地位可能对希拉里竞选美国总统带来挑战,中国力量增强正不断改变着世界格局。两年后,假如希拉里如愿当上美国总统,或许对中国来说都不是好消息,但不会根本上改变中美关系的走向,美国任何可能影响中国崛起的行动,都会被国内舆论场的深入解读。
0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