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在国际外交舞台上,国与国之间的制衡与反制衡,本来是一个很平常的事情,谁也不会少见多怪。因为纵横捭阖,从来就是大国外交的家常便饭,没有哪一个国家不是如此。但是,像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这种“要么在中国元首出访的地方出现,要么紧随其后”的领导人,却在国际上很少见。安倍的行为,让人感到匪夷所思。

 

就在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即将访问印度、巴基斯坦(因巴国内原因推迟访问)、斯里兰卡时,安倍却抢在了前面,于9月6日起对孟加拉国和斯里兰卡进行访问。这两个南亚国家都是联结日本和中东海上交通线的要塞。近年来,中国面向印度洋建设港湾,存在感大增。外界把中国设立的据点连起来,称为“珍珠链”。

 

8月末,印度总理莫迪访问日本。安倍此后紧接着访问孟加拉国和斯里兰卡,目的是再次提高日本在南亚的存在感,给中国的“珍珠链”打入楔子。当然,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安倍此番访问孟加拉国和斯里兰,目的大致可解读为:推销经济、金钱换席位(孟加拉国2015年出让联合国非常任理事国席位给日本),以及继续和中国“较劲”。

 

一些日本媒体津津乐道地称安倍第二次上台执政后,出访国家数量达到49个,超过了此前保持日本首相出访纪录的小泉纯一郎(其在位约七年总共出访48国)。然而,许多人却不知道安倍这样马不停蹄地进行“地球仪外交”,并与中国较劲,实际上已将自己的性命搭了进去。现在,安倍已到了病入膏肓的时候。

 

如果说,安倍政权可以遭遇“定时炸弹”的话,这颗“定时炸弹”就是安倍的身体健康。虽然安倍一直对这个问题遮遮掩掩,可是他患的溃疡性大肠炎,属于日本指定的“疑难病”,在目前还是不治之症。2006年第一次执政时,安倍就此病复发而黯然下台。2012年第二次执政后,他基本上每天靠吃药维持,但治疗这类疾病的药物有很大副作用,能导致脸部长期浮肿。

 

细心的人会发现,近来安倍的左眼的眼袋特别深,脸色也泛黑。据日本《现代周刊》副主编近藤大介撰文透露,安倍在近来在出席日本国会期间,总是频繁地出入厕所,每隔30分钟就需要让自己的肠道休息一下。由于安倍服用强效药抑制病魔,但是药物的副作用已经逐渐显现了出来。

 

这一点从安倍经常去看牙医的行为就能判断出来。今年8月4日,安倍在结束对中南美的访问回到日本,他的专机刚一到达东京羽田机场,就立即赶往日本国会内的“牙科诊疗室”治疗牙齿。如此匆忙的“行程”,不禁让人联想到在返程的专机上,安倍因为牙痛而痛苦喘息的样子。

 

一位日本专家解释说,伴随着溃疡性大肠炎的恶化,以及类固醇类药物的大量服用,人体内的骨头将会出现溶解。这种溶解所带来的结果首先是牙齿的剧痛,随后在身体各处引发副作用。所以,安倍的身体状况已经不允许他继续从事这份被称为全日本劳动强度最大的首相工作了。

 

就目前而言,安倍有可能重蹈日本前首相小渊惠三的覆辙。2000年4月2日,时任首相的小渊在完成年度预算编制之际,因中风在首相官邸陷入昏迷,一个月后在医院去世。从小渊联想到安倍,人们不禁要问,他能安然地完成自己的第二任期吗?舆论场并不看好。安倍就一直处于身体的透支状态,光凭健康状况这一点,就不具有维持长期执政的能力。

 

然而,为与中国争夺国际话语权,安倍不可能就此放弃。他之所以推行“地球仪外交”,其主要目的是要改变国际氛围,希望各国随着日本一起行动,构建对华包围圈,以迫使中国在对日关系问题上作出让步。问题是,世界上任何事物都不能过了“度”,过了就显得不合时宜,显得极不协调,结果往往会弄巧成拙,事与愿违。

 

有人说得好,安倍转动地球仪很容易,但要转动世界却很困难。安倍上任以来,几乎处处与中国较劲。因此,他总在焦虑中出现偏激,在困惑中导致癔想,在无奈中选择狭隘,在迷茫中走向疯狂。安倍已病入膏肓,仍摆脱不了心胸狭窄的状况。长此下去,他很有可能出现心理崩溃,再次重蹈2006年第一次执政时的覆辙,届时被迫下台。 

话题:



0

推荐

邱林

邱林

769篇文章 5年前更新

新闻从业者、知名博主。重点关注国际、财经动向,其作品体现积极、稳健、有见地的鲜明风格。邮箱:qiulin4393@sina.com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