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虽然美国总统奥巴马明天(429日)才结束对东亚四国的访问回国,但心急的一些外国媒体已开始总结他的东亚之行。28日,美国《纽约时报》刊登的文章视之为一次“处处话中国”的旅行,称他此行所有言论都有两个固定听众——盟国与北京。而奥巴马试图向中国传递精心校准的信息,那就是在向美国盟国承诺支持的同时,确保中国不会在环太平洋地区开辟反美第二战线。

 

从奥巴马这几天的言谈来看,他既要警告中国,又要避免孤立或激怒中国。既然奥巴马访问的主题是中国,却又单单避开中国,只选择与中国有领土领海纠纷的日本、韩国、马来西亚和菲律宾四个国家进行访问,表明美国并不掩示这是针对中国的挑战行动。

 

不过,比起美国的任何一个亚洲盟友,似乎美国更为孤单,美国被忽略的情况更为严重。日本和韩国始终争吵不断,两国之间甚至不存在国家安全情报方面的直接交流,反而要通过美国机构彼此对话。菲律宾本身十分弱小,也许除了几个美国并不真正需要的军事基地之外,它无法为美国提供太多回报。

 

其实,考虑到这些国家与美国之间的防务责任不是相互的,它们也许更应该被称为受保护国。以美日首脑联合声明为例。该声明涉及中国的有三点:一是批评中国在东海设立防空识别区;二是指责中国试图以力压人,或用威吓手段主张领土或海洋权利;三是称钓鱼岛为《美日安保条约》适用范围,并反对中国单方面损害日本对钓鱼岛施政的做法。

 

就在日本首相安倍欢呼这份将钓鱼岛问题写入首脑声明的文件“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时,很多人却认为首脑声明中的这四点内容并非新东西,连奥巴马在记者招待会上都承认美国在钓鱼岛上的态度是美国历届政府都奉行的,他不过是萧规曹随而已,不是在给中国划红线。但是,这只能理解为美国不想过分刺激中国而使用的修辞技巧。

 

那么,奥巴马顾虑什么呢?显然是担心自身将中国推到俄罗斯的阵营当中,形成“中俄轴心国”。正如坊间的一种说法,在近期美国宣布对俄罗斯实施制裁的同时,奥巴马东亚之行上说的一些狠话,也激化了与中国的关系。换句话说,这完全是自杀性政策。

 

但令人吃惊的是,的确有些人认为美国可以对俄罗斯打“中国牌”。时不时有一本正经的说必须说服中国参与包围俄罗斯。他们似乎忘记了一个事实,中国视美国政策为自身主要威胁指责美国企图遏制中国。这或许是美国自身导致两个世界大国——中国、俄罗斯反对自己,这只会使它们更加接近。

 

让美国更难过的是,随着俄罗斯总统普京越来越强硬,乌克兰危机愈发不可收拾。在克里米亚被俄“收编”后,下一步是否在乌克兰东部出现新的“克里米亚牌局”,仍是一个未知数。正如此,乌克兰危机对美国形成了很大的牵制。这不禁令其美国在亚洲的盟友对其亚洲“再平衡”战略生成质疑。

 

事实上,乌克兰危机已成为冷战后东西方关系的分水岭,俄罗斯和美国互为战略对手的局面进一步固化,双方由战略容忍转向战略对抗。尽管美俄之间有可能达成某种战术性妥协,但是战略僵持可能长时间持续。欧洲重新成为俄罗斯与西方对峙的前沿,意味着美国将不得不加强其在欧洲的军事政治存在。

 

英国、法国、德国、波兰等国也在呼唤美国回返欧洲。美国原来准备把主要军事力量转向亚太,奥巴马搞“亚太再平衡”首要一条就是拉帮结伙,搞军事同盟。现在看来,这一计划不可能不受到乌克兰危机等欧洲事态发展的牵制。因此,奥巴马担心亚太地区的盟友和准盟友对其失去信心,于是马上表态称,其“重返亚太”战略绝对不会动摇。

 

然而,就目前而言,美国难以两端兼顾,转向亚太有可能成为“烂尾工程”。在此情况下,美国野心勃勃的全球干预战略也不得不向欧洲收缩,其介入中亚、东亚事务的能力和意志都会有所下降。也就是说,美国对中国进行战略围堵的能力有可能下降,中国面临的外部压力就有可能减轻。

 

此间有一种说法,中国也许对奥巴马东亚之行不屑一顾。像中国这样的大国,若自己不犯战略性错误,或犯了错误但能及时改正,别人是很难打倒的。在国内,关于美国已决意拉拢盟国实施对中国围堵的看法今年以来随美国敲打、刺激中国的一系列言行扶摇直上。不过,对于这种情绪的高涨,中国官方没有轻易迎合,而是在显示战略沉稳。

 

话题:



0

推荐

邱林

邱林

769篇文章 5年前更新

新闻从业者、知名博主。重点关注国际、财经动向,其作品体现积极、稳健、有见地的鲜明风格。邮箱:qiulin4393@sina.com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