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近来,舆论场对全球两大金融机构之一的世界银行行长金墉的领导能力提出质疑。411日英国《金融时报》的社评《世行走向何方?》指出,目前世界银行一片混乱,人们越来越质疑金墉的能力。他不仅远未帮助世行恢复影响力,还开启了一场可怕的组织结构调整,导致员工士气低落,加深了人们对世行长期地位的怀疑。

 

有迹象表明,在金墉接手世行后,世行已日益受到大型新兴市场的排斥。中国、印度、巴西等国家能够从国际市场上获得与世行贷款同样廉价的资金,却无需经过像世行这一机构的审批流程。虽然金墉提出,世行的价值应体现在它所提供的高质量咨询上,而不是它所提供的低廉资金成本上,但他提出的解决方案能否适用,眼下还是一个未知数。

 

其实,金墉2012年被美国总统奥巴马提命为世行行长一开始就遭到质疑。有人在研究金墉以往发表的学术文献和不同场合言论后发现,他的大部分著作着眼于医疗领域,而涉及经济的文章则大多是在抱怨富裕国家未能为帮助贫穷国家解决各种问题而吐出更多钱。可以说,金墉在经济学领域属于“业余爱好者”,秉持拒绝合作的“反全球化观点”。

 

由此可见,奥巴马选择金墉担任世行行长如此重要的职位,其本身就是一个错误。只不过是奥巴马不承认罢了。值得一提的是,在金墉上任之前,几乎就没有涉足经济领域,参加过为期两天的金融突击补习班已经是相当打眼的亮点。虽然他是出色的医学专家,但是世行不是世界卫生组织。

 

当然,这与发达国家打的小算盘——美国人把持世界银行、欧洲人把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有关。但事过几十年后,世行领导人产生模式在今天看来早已落后于时代——世行正在日益依靠新兴市场作为资金来源。美国、国际社会和世行自身一再强调改善治理的重要性,但行长任命权实际归属美国总统这一事实让这一切看上去颇为可笑。

 

好在这一问题已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许多国家敦促世行进行改革。昨(12日)天,二十国集团(G20)向美国施压,要求它在四年的等待之后批准世界银行的重大改革方案,并指出,如果美国在今年年底前不能行动,它们将寻找替代方案。

 

G20在华盛顿发表的声明称:“我们对于2010年达成的推动世行份额和治理改革方案的持续拖延感到非常失望。实施2010年改革方案仍是我们首要考虑的问题,我们敦促美国尽早批准这些改革。”

 

四年前的20104月,世界银行发展委员会春季会议通过了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投票权的改革方案,中国的份额和投票权比例得到较大提升,从改革前的2.77%提升至4.42%,虽然距美国的15.85%还有差距,但已超过德国、法国和英国,成为第三大股东国家。

 

份额的上升意味着中国对世界银行提供政策建议的空间比过去有所增大,也意味着未来中国更有权利和义务向世界银行派驻高级官员,影响、参与世界银行的宏观经济决策。过去十多年,中国涌现了一批优秀的金融家、银行家,许多人在一些国际机构担任高级职位。例如20082月出任世行副行长兼首席经济学家的林毅夫,20117月出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副总裁的朱民,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那么,中国人是否有资格和能力接手世界银行行长职位呢?答案是肯定的。中国作为一个拥有13多亿人口的全球最重要的新兴市场发展中国家,应该完全有能力选出一个合适的人选来领导世界银行。就目前而言,除了取得世界银行更大发言权外,也不妨有自己的世行行长候选人,例如2012年在世行行长换届时,就有国家提出周小川作为候选人之一参加角逐。

 

再说,中国作为世行的第三大股东,现在以及将来都有条件提出自己的行长人选。在国际舞台上,中国经济实力的提升是有目共睹的。但这还远远不够,真正的全球领导力还需要有足够的“软实力”来支持。如果中国人接手世行行长这一职位,在世行这一平台上向世界证明自己的全球领导力,那么未来必将会有一批中国籍人士在世界银行乃至更广阔的国际政治经济舞台上拥有远大前程。

话题:



0

推荐

邱林

邱林

769篇文章 5年前更新

新闻从业者、知名博主。重点关注国际、财经动向,其作品体现积极、稳健、有见地的鲜明风格。邮箱:qiulin4393@sina.com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