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荷兰海牙会见美国总统奥巴马前夕,媒体披露美国针对中国进行大规模网络进攻,并把中国领导人列为目标。德国《明镜》周刊3月22日报道称,美国国家安全局前雇员爱德华·斯诺登提供的文件表明:美国情报机构攻击的目标包括中国前国家主席胡锦涛以及中国商务部、外交部、银行和电信公司。
对于此事,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洪磊3月24日在例行记者会上指出,“我们对有关报道表示严重关切。一段时间以来,媒体披露了很多美方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国家实施监听、监控、窃密情况。中方已多次就此向美方提出交涉。我们要求美方就此作出清楚的解释,停止这种行为。”
外交部轻描淡写的要求“美方作出清楚解释”,连一个“抗议”都不没有说。这让我们感到有些失望。毕竟,美国监听的是中国领导人的电话,如果此类事不加以遏止,今后难免还会发生。
这不禁让我们想起当初,斯诺登在香港就是希望中国能接纳他避难,可那时政府方面连大气都没敢喘一下。幸亏斯诺登没来中国,而是去了俄罗斯。不然,中国也许真会接到一个“烫手山芋”。
有一个细节值得一提。斯诺登2013年7月份在接受香港《南华早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美国方面针对“棱镜门”事件的内部审查,其关注点集中到了一个特定的方面:他手中掌握的敏感文件中可能含有美国针对中国领导人及其他关键目标的间谍活动。只不过,他没有透露相关细节。
虽然美国情报机构对那个国家的情报都感兴趣,但在窃取和监听中国情报上,可谓煞费苦心,下了血本。上世纪90年代,中国曾订购过美国生产的领导人专用飞机——机型为波音767-300ER。在波音公司完成交付后,中国安全人员发现该客机上安装了大量的窃听器。从此,中国就不再采购领导人专用客机了。
美国首位国家情报局总监内格罗蓬特曾说,要将“中国列为美国未来最大的关注目标”,因为“我们的后代子孙将会活在一个中国扮演非常重要角色的世界”。他表示,总体来讲,美国对华情报工作的目标,就是评估中国在世界逐渐增强的影响力,以及因此对美国造成的冲击。
中国的迅速崛起,必然导致中国在亚洲以及全球的影响力与日俱增,美对中国的警惕性也愈加明显。对此,美国非常想了解中国这个竞争对手的领导人在想什么和做什么。为达到目的,监听中国领导人的电话成其为必然。
实际上,对每个人和每件事近乎偏执狂式的监控令美国难堪。“9·11”事件让美国堕落成了怯懦的偏执狂。在此之前,美国的软实力很大一部分源于其超级大国的自信沉着。如今的美国人,不论政治色彩如何,都一致认为他们的国家发生了巨大变化——紧张的自卫之心排斥了冷静。
那么,此次美国监听中国领导人曝光,是否对即将举行的“习奥会”造成负面影响呢?该问题也许一时难以回答。目前,除了外交部发言人洪磊作了表态外,舆论场还没有直接批评美国的声音。在一些人看来,“习奥会”的话题很多,此事只是一个小插曲,拿到会上讨论的可能性不大。
中国人民大学一位学者24日在香港《文汇报》撰文称,“习奥会”不会刻意突出分歧,同时双方也会在经济、乌克兰、朝核、阿富汗、伊朗、叙利亚等具体热点问题上交换意见。也许成熟稳定的中美关系将不怕分歧,也不怕吵架。美国监控中国将对中美关系有益,因为它们最终让两国在网络攻击问题上“扯平了”。
也许在这位学者看来,即使美国情报机构监听中国领导人的电话,显然不足以影响中美关系。就对华关系来讲,美国虽高度防范中国,但真说到遏制,它还算克制。不过,这也许过于乐观。其实,中国应通过此事的曝光,促使美国监听领导人以及政府部门、企业的行为早日收手,而不是一味的迁就美国。
0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