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近几年来,人们一直在质疑中国的经济数据不可信。39日,又有一个经济数据是否可信引起舆论场的关注。

 

中国海关总署当天发布的进出口统计数据显示,2月份,中国进出口总值2511.8亿美元,下降4.8%。其中,出口1141亿美元,下降18.1%。数据公布后,分析人士纷纷质疑出口数据的真实性。

 

彭博新闻社此前采访的45名经济学家给出的平均估值是增长7.5%2月进口额增幅超过预期,为10.1%。贸易逆差达到230亿美元,创下两年来最大值。鉴于春节期间数据失真,以及货单造假导致去年数字虚高,对真实情况进行评估已难上加难。

 

反观1月份,由于中国进出口数据意外强劲,经济学家则指出,此贸易数据并不可靠,有失真的可能性,中国未来数月的贸易数据仍波动难测。美国《华尔街日报》的一篇评论称,中国1月出口同比增加10.6%。中国出口成长有可能是人为做假的结果,因为2013年即发生类似事件,也导致贸易数据变得极为不可靠。

 

2月份与1月份数据恰恰相反,各方说法也各有不同。降幅达18.1%,正负相抵,海关总署数据与经济学家给出的数据比相差28%。经济家们觉得海关总署故而为之。简单的逻辑推理就可得出结论:要么各级外贸公司浮夸虚报,要么海关总署有意压低,要么两者兼而有之。

 

进一步推论,2月出口总额同比下降18.1%,掩盖了中国外贸的现实。这种情况只有两种解释:或者是中国贸易数据不可信;或者是录入的出口额中并非都被出口了。海关总署为何要压低出口数据?这是未经证实的假说,姑且以小人之心,冒昧猜测。政府部门追求不同的目标,“保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防止大起大落”。请注意,是“平稳较快”,而不是越快越好。

 

当然,还有一种解释是,2013年前几个月的贸易数据似乎严重失真,一些资本流动被伪装成出口,以逃避中国的资本管制。因此,政府高层出手打击这样的做法。具体表现是,近几周来,中国央行促使人民币汇率10年来最大的波动,以打击这种投机行为和“热钱”流入。

 

其实,政府数据自相矛盾,与统计方法没有太大的关系,方法是全国统一的。令人尴尬的2月份出口总额1141亿美元也不能用统计误差来解释,误差应该有正有负,加总起来后相互抵消。海关官员的疏忽与失职吗?同样说不通,疏忽怎么会是同一方向的?

 

舆论场对统计数据的习惯性质疑,并不是公众过于挑剔,实乃因为眼下的统计数据,很多时候看起来更像个数字游戏,严重失真,也就失去了公信力。究其原因在于,现行的统计方法存在缺陷;覆盖面过窄,以偏概全;统计口径不一,导致不同数据“打架”;统计数据孤芳自赏,与公众感受差距太大。

 

中国出口数据失真,何不加强监管?利益所在,有谁能管得了?管出口数据,等于管相关部门领导的官帽子。病根不在统计方法和管理,而是海关总署的不独立,是干部考核中的政绩挂帅。

 

中国出口数据究竟谁说的更真实,也许并不重要。一直以来,经济数据不可信是中国的一个硬伤。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与大多数国家一样,政府高层需要掌握有关国内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可靠数据,如果经济数据不可信,或许会造成高层的决策失误。

 

话题:



0

推荐

邱林

邱林

769篇文章 5年前更新

新闻从业者、知名博主。重点关注国际、财经动向,其作品体现积极、稳健、有见地的鲜明风格。邮箱:qiulin4393@sina.com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