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有迹象表明,中国官方变得更加怀疑外国银行的研究报告了,并且正在躲避全球性银行里的资深经济学家。具体表现在,中国银监会过去曾邀请一些来自外国银行的经济学家参加有关中国银行业发展、着重讨论其放贷政策的闭门会议。但是从去年开始,这样的会议已经大大减少了。

 

也许我们可以理解为,不让国外经济学家参与中国经济问题的讨论,是担心他们的观点与官方的主张格格不入。其实,在国外经济学家中,对中国经济的评价并不是一边倒,他们当中,既有悲观派,也有乐观派。

 

下面提到的两位经济学家可以佐证。一个是悲观派代表北京大学教授迈克尔·佩蒂斯,著有《避免坠落:中国经济调整》一书。他表示,中国经济增长持续高速,近年来受重复投资的推动现象尤为严重。当一个国家依靠重复投资推动增长,那么其GDP增长势必超过实际创造的财富,生产力被夸大,债务上升的速度会超过偿付能力。要回归健康的增长模式,未来数年中国将付出经济大幅放缓的代价。

 

另一个是乐观派代表康奈尔大学教授埃斯沃·普拉萨德,著有《美元陷阱:美元如何加紧抑制全球金融》一书。他认为,根据一些数据分析,中国经济将保持目前的增长势头。尽管中国经济增长模式存在失衡、低效和高风险等问题,但中国经济已经实现了令人瞩目的持续增长奇迹。

 

其实,无论是外国的经济学家还是中国本土的经济学家,既有唱空中国经济、也有唱多中国经济的不同观点,这些我们经常会在国内财经媒体上看到。虽然悲观派佩蒂斯对中国经济持悲观的论调有失偏颇,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些担心从某种程度上也暴露出中国经济正面临严峻问题和考验,无论是否言过其实,宏观经济中呈现出的矛盾和问题必须正视。

 

还有一位美国经济学家值得一提,他就是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胜者——迈克尔·斯宾塞。这些年,他对中国经济问题进行过一番研究。在谈及中国问题的严重程度时,斯宾塞也绝不拐弯抹角。在他看来,在全球经济越来越依赖中国的情况下,危险的是,这个国家“发展路径与其自身增长模式相冲突”。中国必须脱离以廉价薪资推动出口的路径,并在国内创造出相当大的需求,否则便会失败。

 

这是西方对中国经济所持的一个相当传统的观点。但出人意料的是,近年来,在与世行前首席驻华代表林重庚一道接受中国官方的邀请,成立了一个独立的顾问小组。2012年,由斯宾塞和林重庚领衔撰写的一份报告的核心主题。国内相关机构不仅用英文,还用中文出版了这份严肃的报告,以供国内读者查阅。

 

去年,斯宾塞与中国经济学家开展了一系列讨论,并帮助一位中国政府高级经济顾问制定出了重大的改革方案。在201311月举行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这些改革方案得到了批准。

 

这表明,在中国经济问题上,对外国经济学家的讨论宜应之以开放心态,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勉之。任何经济肌体都有其问题,但对策总比问题多。过去二三十年,中国经济每隔几年就会出现一次波动和周折,其中有经济过热,也有受外部影响的显著下滑。但事实胜于雄辩,中国多年持续的发展答卷已是明证。

 

当然,对于国外经济学家提出的批评,政府方面要有正确态度。只要这些经济学者不违反职业操守而得出中国经济的预判,官方都不应以背景作出假设,更应该去意识形态化。他们的预判,最终会由实践来检验。

 

理性看待国外经济学家对中国经济的评价很重要。一个国家和一个人一样,如果能够虚心听取他人意见,就能够“防微杜渐”,就能够将各种危机防患于未然。多听听负面的声音,多听听别人的提醒,没有大的坏处。国外经济学家质疑中国经济发展中的问题并非是坏事,作为政府主政者一味地“低头拉车”是勤勉的必要,但也同样需要“抬头看路”,倾听他们的声音才能更好地看清发展的方向。

 

话题:



0

推荐

邱林

邱林

769篇文章 5年前更新

新闻从业者、知名博主。重点关注国际、财经动向,其作品体现积极、稳健、有见地的鲜明风格。邮箱:qiulin4393@sina.com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