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在外界看来,过去几十年,中国总是受益于其秉持的不干涉外交原则。中国明确表示不愿卷入别国内部事务,这种立场鼓励越来越多的国家与中方建立了联系。如今,遍布海外的中国工人约有几百万人,其中许多分布在亚洲、中东及非洲一些局势紧张的角落。他们的期待是,希望政府方面能为他们提供安全保障。

 

中国秉持不干涉原则,在帮助其进军世界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最近发生在非洲和中东的几起事件,对这种不干涉原则的可持续性构成了考验。

 

本月以来,南苏丹发生的政府与叛军的暴力事件不断升级,令各国政府忧心忡忡,中国也不例外。双方的武装冲突,已危及在南苏丹的中国公民的生命安全,目前,中方已撤走近1000名工作人员或侨民,然而,中国投资并拥有的南苏丹巨大油田,却不像人一样可以随时搬迁。

 

中国已在苏丹解体为两个国家之前的2011年夏天投资200亿美元(约合1224亿元人民币),这正是中国在利比亚因其内战而损失的投资数额。20124月,南苏丹总统萨尔瓦·基尔访华期间,中国又提供给该国80亿美元(约合490亿元人民币)投资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石油行业。

 

然而,这一切随着南苏丹内战变得让人难以预测,中国利益有可能被这场战火侵蚀掉。1223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表示,中方高度关注南苏丹当前局势发展,正以自己的方式积极做劝和促谈工作。中方将同有关各方共同努力,推动冲突双方通过对话和谈判解决彼此分歧,促使南苏丹局势尽快恢复稳定。

 

据悉,中国已经在南苏丹政府与叛军之间斡旋,以确保自身利益得到保障。但是,由于在双方仍处于交战的情况下,中国出面斡旋能否收到效果,将是一个未知数。如果中国更深地界入并打算调停战争,就会面临违背其不干涉原则的风险。中国无力承受不作为的后果,但是这一原则又束缚了手脚。

 

众所周知,中国一直将不干涉原则奉为本国外交政策的基石,部分原因在于中国希望其他国家也能给予中国同样的对待。但是,随着本国企业日益成为全球参与者,中国的不干涉原则可能会与其国家利益发生冲突。

 

近十年来,作为后来者的中国,在海外石油投资方面有超过一半以上都是在政治风险较高的国家。例如利比亚、伊朗、委内瑞拉、尼日利亚、苏丹和南苏丹等石油生产国。随着经济利益和能源需求扩大,上述盛产石油的国家的事务都牵挂着中国的神经。从利比亚、南苏丹战火,以及中东发生巨变的形势来看,中国应对国际变局如何化被动为主动,恐怕是难以回避的课题。

 

当然,仅从当前南苏丹和中东的动荡,并不足以印证美国长期主导的这些地区秩序已濒临崩溃,从一度时期奥巴马政府谨慎回应叙利亚局势,以及上述地区国家对中国角色有所期待等现象来看,中国确实到了外交转被动为主动的时候。而站在维护海外战略利益的角度,中国不干涉原则也有必要作出调整。

 

作出这一调整的案例是中国积极界入伊核谈判。11月中旬,伊核六方谈判进入关键的时刻,中国一发改过去基本上是随大流,甘愿充当西方配角的做法,主动出击。1119日,中国领导人与伊朗总统鲁哈尼通了电话,就伊朗核危机交换意见。同时,中国政府已同意委派中国人作为领头的伊核核查人员。换句话说,中国愿意在伊朗核计划的核查中扮演牵头国角色。

 

实际上,中国对伊核谈判态度发生逆转,主要是基于自身在伊朗有着巨大的利益,不仅有20%的伊朗石油出口到中国,中国也有大量企业在伊朗投资,而且伊朗还对中国有着重大的战略价值。

 

一直以来,中国秉持的不干涉原则,已成为一个战略弱点。中国长期这样做是“幼稚”的且不利于维护其自身利益的。而且,不干涉原则不利于中国对国际事务做出快速反应,还保护了僵化的思想,其海外利益因此可能会受到伤害。

 

下一步,中国要么继续韬光养晦在全球事务中做一个甩手掌柜,要么积极界入对自己利益攸关的国际事务。这是政府高层必须做出的选择题。

 

话题:



0

推荐

邱林

邱林

769篇文章 5年前更新

新闻从业者、知名博主。重点关注国际、财经动向,其作品体现积极、稳健、有见地的鲜明风格。邮箱:qiulin4393@sina.com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