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因美国驻中国大使更迭,就改变一项中美贸易政策,这在过去是比较少见的,但现在却变成了现实。

 

由于美国驻华大使骆家辉突然离职,美国总统奥巴马日前提名资深参议员马克斯·鲍卡斯为下任驻华大使。他是蒙大拿州的参议员,最关心的问题之一就是希望中国解除对他所在的蒙大拿州的牛肉进口禁令。

 

美联社的消息说,鲍卡斯一直在牵头制订让美国牛肉重返中国市场的相关条款,比如商检和检疫标准等细节。他对中美贸易,特别是牛肉贸易的关注,让他成为了美国驻华大使当前的合适人选,因为中美之间的其他重大问题,尤其是美国和中国在亚洲的大规模权力竞争,正在让两国关系复杂化。

 

巧合的是,当鲍卡斯的驻华大使职务的消息得到确认后,1219日,中国商务部副部长王超称,中国将准许美国牛肉进口。他在北京举行的中美商贸联委会闭幕之后,向记者们作出了以上的表示。

 

由于王超未透露中国进口美国牛肉的细节,是迫于美方的压力,还是国内市场的需要,我们无从知晓。但中国解除美国牛肉进口禁令却不是一件小事。

 

回头看,导致中国禁止美国牛肉的根源在于10年发生的疯牛病。上世纪90年代初,疯牛病开始在英国流行,随后蔓延到欧洲大陆的其他国家。疯牛病后来进入美国,致有多名长期吃汉堡的儿童罹病,接着美国在2003年首度检测出牛只感染疯牛病。

 

更重要的是,美国的牛肉贸易问题遂成了重大的争端问题之一。在美国发现首例疯牛病的第二天,即20031225日,中国就下令禁止从美国进口牛肉。之后,至少已有30个多个国家和地区宣布停止进口美国牛肉,占美国此类产品出口额的90%左右。

 

2008年前后,韩国、日本等国对疯牛病都出现相当强烈的反应。韩国因为美国牛肉进口而出现在规模群众示威,迫使时任韩国总统的李明博全面重组内阁,这都是疯牛症问题的社会效应。而且消费者的强烈反应,并不能用集体的歇斯底里来解释,而应当理解为这是人类对食品安全格外关注的年代。

 

我们不厌其烦的引述这些例证,其实就是要阐述中国进口美国牛肉存在的极大风险。当然,中国与韩国不同,韩国有较强的反对进口美国农产品的传统,因此牛肉问题会引发大规模示威。而中国考虑到与美国的政治、经济关系,使得国内出现反对进口美国牛肉的声音要弱得多。

 

不过,在一些人看来,中国进口美国牛肉并不是一件了不得的事。美国人都吃了十几年自己生产的牛肉,这就是最好的“人体实验”。目前,只有欧盟27国、韩国、日本、中国和台湾地区禁止进口美国牛肉,其他国家皆不禁或有条件开放,此亦可证明疯牛病在科学论据上有其支撑。

 

甚至有人说中国每年进口几万吨美国牛肉也不会给国内养牛产什么冲击,更不会到“牛贱伤农”的地步。况且,中国每年从美国进口的牛肉与国内每年1000多万吨的消费量相比,无疑是沧海一粟,不会对国内牛肉市场产生某种决定性的影响。

 

上述观点是否站得住脚,相信国内舆论自有公论。众所周知,就食源性疾病的敏感性而言,肉食品对人们的身体的危害最为明显。

 

据相关部门反馈的信息来看,2013年,中国进口包括牛肉在内的肉类产品中检出不合格近400批。虽然美国牛肉在进口时也经检验检疫,但由于检疫工作并不能把疫病全部杜绝,所以使得进口牛肉质量,以及疯牛病等疫病对国内的消费市场安全造成隐患,从而对中国公众健康构成潜在威胁。

 

中国坚持了10年的美国牛肉进口禁令,一朝得到改变,就等于将美国牛肉又重新送上中国公众的餐桌,难道就不怕美国的疯牛病如影随形,一同进入中国人的餐桌。

 

如前所述,疯牛病问题已显示出随着各类风险问题的增加,诸如疫病、气候、病毒、食物这些具有科学内涵的问题,已不再是政府部门或专家学者说了算那么简单。鉴于疯牛病的危害性,中国官方拿公众的健康冒不必要的风险是不值得的。

话题:



0

推荐

邱林

邱林

769篇文章 5年前更新

新闻从业者、知名博主。重点关注国际、财经动向,其作品体现积极、稳健、有见地的鲜明风格。邮箱:qiulin4393@sina.com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