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国家统计局上周发布的9月份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变动情况显示,与8月份相比,9月份环比价格下降和持平的城市增加了5个,上涨的城市有65个,环比价格变动中,最高涨幅为1.9%,最低为下降0.3%。与2012年同期相比,70个大中城市中,价格下降的城市有1个,上涨的城市有69个。

这些数据反映出全国房价涨势虽有所缓和,但仍未达到公众希望房价下降的愿望,截至目前,房价下降的城市只有1个。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一位负责人表示,根据现在的趋势预测,到2014年中或年底,国内房价可能下跌510%。但是,一些持非传统观点的专家对这个降幅并不满意,他们大胆预测2014年上海、北京等一线城市的房价将下跌60%

支撑这一观点的依据是,由于印度货币——卢比开始贬值,其贬值达到28%,对印度房价造成影响。今年以来,印度孟买的房价三个月内跌去60%。一些专家据此推论,上海与孟买的房价都是资金炒作起来的,一旦资金出逃,市场表现都是一样。至于房价降60%是否变成现实,就用不着他们管了。

其实,国内房价降60%的说法并不新鲜,早已被一些社会名流说过许多次。其中有经济学家,也有与经济界毫无关系的人士。

20105月,具有“童话大王”美称的著名童话作家郑渊洁在其微博上发表了一条对房价的预言,“明年(2011年)的现在,中国的房价将会下降60%。”他的依据是时任俄罗斯总理的普京2009年称要调控房价,一年后的2010年,俄罗斯房价下降了60%。因此他预言,中国的房价也会下降60%

经济学家茅于轼也有类似看法。20123月,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估计房价将不止降30%,再降一半,甚至降60%都有可能。在回答记者提出的“你在前两年就预测,房地产泡沫可能在将来的四五年内破灭”的问题时,他说,房地产泡沫肯定要破灭,没有第二条出路。但是不知道哪一天破,可能今年,也可能明年。

以上两人“有趣人士”,一位“童话大王”、一位是“唱空者”。他们之所以作出房价降60%的预测,主要是在论述某个观点时,一般都有预设立场,这是社会名流经验生成的重要因素之一。这些人士预设房价降60%立场,并不是为了大多数买不起房的普遍百姓,而是为了自己的知名度的持续增加。

印象中,这几年诸如什么“中国楼市已进入拐点”、“中国房价将下降一半”之类的话着实没有少说,但结果又如何呢?那些被公众一次次相信的“童话”般预测,一次次被证明是谎言,房价在他们一遍遍喊跌之后一遍遍上涨。倒是大家都很不待见的“任大炮”同志说的话总能成真。

为解决房价偏高的问题,这几年政府决策层出台了10多项楼市调控的政策。今年2月,就在上届国务院任期结束的最后一次常务会议上,出台了被称为史上最严厉的楼市调控政策(简称“国五条”),这一政策重申坚持执行以限购、限贷为核心的调控政策,坚决打击投资投机性购房,还在继2011年之后再次提出要求各地公布年度房价控制目标。但从“国五条”执行几个月的情况观察,并没有起到抑制房价上涨的作用,房价仍在上涨。

人们不禁要问,房价为何降不下来?究其原因,主要牵扯到土地价格持续上升,而土地出让金又是地方财政的主要来源。近几年来,各地的土地财政不仅没有改变,而且进一步强化,土地出让金已占地方财政收入的“半壁江山”。因此,当公众和舆论攻击开发商在制造高房价时,开发商则称地方政府土地出让金的价格越定越高。

根据中国指数研究院提供的数据得出,今年前三季度,全国300个城市的土地出让金收入近21107亿元,比去年同期的12435亿元,同比增加近70%。土地财政的增长对地区政府的好事,但对公众来说却是一种负担,因为土地出让金不下降,就意味着公众希望房价下跌将是可望而不可及的。

从这个意义上说,2014年房价降60%是异想天开。事实上,谁预测中国房价下跌60%并不重要,关键是公众对以及“预测房价下降”的可信度有多大,并非不希望房价下降,而更多是缘于看不到房价下降的希望,甚至是房价调控的屡屡无功而返,让公众产生了“调控疲劳”罢了。

话题:



0

推荐

邱林

邱林

769篇文章 5年前更新

新闻从业者、知名博主。重点关注国际、财经动向,其作品体现积极、稳健、有见地的鲜明风格。邮箱:qiulin4393@sina.com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