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在人们普遍关注美国政府“停摆”的时候,中国提出的“去美国化”成为坊间的热门话题。此事源于1013日新华社发表的英文评论《华盛顿僵局是“去美国化的”好时机》。对此,美国舆论界反映强烈,有人批评中国趁人之危,借债务危机警告世界别再对美听命;有人劝美国“保持冷静”,称中国人只是说说而已,对“取代美国”有言无心。

客观地说,中国提出“去美国化”,过去连想都不敢想。今天官方媒体能够说出来,得意于中国的经济实力的壮大和国际地位的提高。但也应看到,媒体呼吁“去美国化”这样的声音也许令人振奋一时,不过,稍稍冷静一下,感觉似乎有些不切实际——不要以为美国政府“停摆”了几天,他们就会“一天天烂下去”。

就美国总统奥巴马此次缺席亚太经合组织峰会和东亚峰会而言,不应觉得美国在全球的影响力下降,美国与东盟的关系就动摇了。相反,奥巴马缺席峰会并不表明美国“围堵中国”的既定方针改变。一个不可忽视的事实是,在全球经济放缓危机下,东盟10国需要中国释出的经贸实惠,在政治和军事上还要依赖美国来平衡。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全球“老大”、“老二”的关系都难以处理,其中不少上演了战争的“悲剧”。美国工业生产总值是在1885年超过当时的全球“老大”英国的,GDP1894超过英国,之后一直领先。可是,美国在1945年之后才成为世界“老大”这中间经历了60年的时间。

而中国目前处于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与美国这个全球“老大”既是竞争关系也是合作关系。虽然中美双方经常有摩擦,但双方的态度还不至于让大家悲观,因为中美两国目前都有跳出这一“悲剧”的意识。

例如中方提出中美建立“新型大国关系”的建议,得到了美方的正面回应,不论是今年6月在美国加州安纳伯格庄园举行的“习奥会”,还是今年8月在俄罗斯圣彼得堡举行的G20峰会,奥巴马均正式给予了积极的回应。

观察家称,中方提出“去美国化”,除了经济实力增长因素外,更重要的是,中国是美国国债最大的海外持有者。美国财政部数据显示,截至今年7月,中国持有1.27万亿美元的美国国债。109日,中国领导人在文莱会见美国国务卿克里时称,中方高度关注美国债务上限问题,克里也向中方保证,美国承诺要解决财政僵局。

值得一提的是,日本上周抛售了近230亿美元的美国债券,其金额创下日本单次抛售美国国债历史纪录。而作为美国第一大债权国的中国,却没有与日本起舞,一起抛售美国国债。国内学者认为,这主要是基于政治因素,以及中美关系的考虑。

著名经济学家李稻葵1015日在英国《金融时报》发表文章指出,中国政府对美国国债如此感兴趣,唯一的解释在于中美关系。中国持有巨额美国国债,既构成了一种“人质”情形,也是一件把全球两大经济体捆绑在一起的工具。中美之间有一种微妙的政治经济平衡,而如果美国政治形势导致现实的违约威胁,这种平衡将很快崩溃。

其实,冷战结束以来,“去美国化”的念头一些国家也动过,例如,以委内瑞拉、玻利维亚、秘鲁等为代表的南美国家就提出“去美国化”,还有的国家常以“建立国际社会新秩序”的形态出现在国际场合。但迄今为止,“去美国化”尚未真正被国际社会践行。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现在的世界已经越来越不稳定,其根源在于美国极力维持自身霸主地位的努力。

因此,中国提出“去美国化”不是说着玩的。因为现在提出“去美国化”,已不仅仅是中国舆论界的观点那么简单,它泛指的含义已经拓展到了政治、经济领域,甚至军事领域。中国想要“去美国化”或者付诸行动,必然引起美国的强烈反弹。

这不是中国怕不怕美国的问题。想想看,如果失去美国对全球的平衡,多边秩序会进一步崩塌,全球化就会让位于碎片化,届时中国照样要受到影响。

最好的办法是,中国在国际上仍保持低调,再利用一二十年时间“强身健体”,致力于推动科技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并激发人们的创造的热情,这样中国才能引领世界新潮流,才能真正具备“去美国化”的能力。

话题:



0

推荐

邱林

邱林

769篇文章 5年前更新

新闻从业者、知名博主。重点关注国际、财经动向,其作品体现积极、稳健、有见地的鲜明风格。邮箱:qiulin4393@sina.com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