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盟10国领导人10月9日齐聚文莱,参加比东盟峰会更大范围的东亚峰会。东盟的联系国和伙伴国——中日韩以及俄罗斯、印度、澳大利亚、新西兰都派出政府高层与会。但只有一人缺席:那就是美国总统奥巴马。由于美国国内预算僵局和因此导致的联邦政府关门而取消出席此次东亚峰会,以及之前在印尼巴厘岛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APEC)峰会。
奥巴马的缺席或许会给中国在东南亚地区留下施加更大影响的空间。10月2日至10日15日,中国两位领导人轮番出访,分别参加了APEC峰会和东亚峰会,已访问或即将访问东盟10国中的5个国家。其间,中国与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宣布,双边关系分别由“战略伙伴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中马双边贸易额将由2012年的948亿美元上升到2017年的1600亿美元。
此间,国内外媒体均释放出一个信号,虽然东盟和中国在一定场合经常讨论南海争端问题,但在文莱召开的东亚峰会上,这些话题却没有占据显要地位。消息人士称,中国在东亚峰会之前已巧妙地利用了外交手段,以转变东盟的议题。与此同时,中国决心不在南海的“核心利益”问题上妥协的决心相一致,对东盟取得了外交上的主动权。
然而,这只说对了一半。就目前而言,中国与东盟的关系浓缩了太多复杂性。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起,东盟孜孜不倦地推行大国平衡外交,在东盟之外成立东盟地区论坛。进入21世纪后,由于东亚峰会机制不断扩充,实际上把原有的东南亚的政治格局彻底打乱,使中国在东南亚的利益以及解决南海问题面临巨大挑战,其利益有可能被美国、俄罗斯、印度、日本等国切割。
值得一提的是,东盟现在奉行的是“经济上靠中国,安全上靠美国”的政策,使之在中美之间左右逢源。客观地说,奥巴马未能参加东亚峰会,并不能让南海问题就自动消失。从长远趋势来看,影响东南亚地缘战略格局的仍然是美国的“重返亚洲”政策和中国影响力的不断增长。
事实上,美国对于在东亚地区形成一个在其眼中以中国为中心的地区经济机制一直存有戒心。与美国相比,中国进入东南亚只能说是后来者。换句话说,美国在东南亚的根基要牢固得多。而美国现在整个所作所为,都是在加强与南海周边国家双边军事合作和使用他们的军事基地。
近来,美国开始与阿基诺政府协商,打算重新使用菲律宾的苏比克湾军事基地。一旦美军可以进入这个基地,就像在整个东南亚打进一根楔子,对中国非常不利。特别是美国以南海问题为支点,似乎找到了转移外交重心的更多理由。这些国家中主要影响的还是东南亚国家,像菲律宾、越南、马来西亚等和中国存在复杂利益纷争的国家。
在东亚峰会与会的各国中,日本和韩国是美国的盟友,俄罗斯与越南、印度有传统友谊,其他东南亚国家则左右逢源,多头取好,为我所用。而中国在其中似乎真正的朋友较少。即便是缅甸这样过去紧跟中国的国家,如今也未必跟中国走,更何况美国正在积极拉拢缅甸吴登盛政府。
也许有人会说,中国为保护自己的利益,需要很巧妙的跟美国跟东南亚这些国家来周旋。在这方面中国其实有很多筹码的,包括经贸筹码和投资筹码,10加1自由贸易区,还有中国日益强大的军事实力,以及各方面这样的一种资源。这些资源都注定了南海起主导作用的就应该是中国。
从主观上说,这些想是好的。但事实上,中国在东盟筹码仍相当有限。尽管东盟在与中国的经济合作中受益匪浅,但这并没有改变东盟将作为一个整体和中国就“南海行为准则”进行协商。除此以外,由于美国、日本等国在东亚峰会机制中的角逐,使中国面临严峻的危机。中国的当务之急是,把工作重心放在东盟部分成员国要如何拿到更多讨价还价的筹码上来——这正是中国目前所欠缺的。
0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