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94,相关媒体看到的出售条款文件显示,美国银行通过出售中国建设银行股份套现14.7亿美元。合约细则显示,美国银行以每股5.70港元的价格出售了20亿股建设银行H股,较后者93收盘价5.93港元折让3.9%

至此,美国银行已不再持有建设银行股份,成为最后一家退出中国大型银行的美国大银行。美国银行将悉数出售其持有的最后一部分建设银行股份,标志着过去10年来西方大银行为获得中国市场长期立足点而争相投资中国银行业的时代已经结束。  

中国建行负责人对美国银行抛售建行全部股权进行辩解时称,美国银行抛售建行股权,绝非因为建行业绩不好,而是因为美国银行自身经营管理在次贷危机中深受打击,此前一直处于亏损状态。目前该行的状况已趋好转。如果美国银行有余力,相信一定不会轻易抛售日赚6.5亿的银行。

业界一位专家也附和着说,美国银行出售建行H股全部股权很可能是出于自身原因,因为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欧美国家至今都没有走出低谷,对包括美国银行在内的欧美银行造成了较大的打击,加上巴塞尔协议III的新资本金要求令其持有银行少数股权的成本上升,出售中资银行股股权成为不得已的选择。

但不管是建行负责人的辩解也好,还是业界的专家的说法也好,这都是自欺欺人,其观点也是站不住脚的。美国银行得到大利,建行也说自己同样获利,而代表中央财政持股的汇金公司也获得了不菲的收益。那么,谁受损了呢?成本由谁承担了呢?要么是建行自己,要么是纳税人。

当然,建行可以以此为借口,认为自己与美国银行之间是公平交易。但建行出售母公司股份与美国银行出售战略调整的非核心资产价格相当,很难说是笔公平的买卖。

回过头看,美国银行是在2005年首次对中国建行进行投资的,当时该行斥资30亿美元购买了建设银行10%的股份。该行2008年又斥资70亿美元增持了建行股份,将该行在建行的持股比例提高至近20%20091月至201111月期间,该行接连抛售建行股份,抛售了价值至少226亿美元的建行股票,持股比例降至不足1%

事实上,8年来建行几乎沦为美国银行的“提款机”,每逢美国银行需要资金,总是优先选择套现获利颇丰的建行股权。

据有关数据显示,从2005年至2011年入股建设银行6年多以来,美国银行累计通过建行股份套现194亿美元,净赚75亿美元。加上这次套现的14.7亿美元,几轮增资和减持,美国银行获得了巨大的收益,远远超过市场的平均水平。

最让人不可思议的是,美国银行是在桌面上公开获利,而且是完全符合契约。建行明知是个圈套,还不得不钻,世界上最痛苦的买卖,莫过于此。现在,美国银行从中国建行的股权交易中赚取巨额利润让国人痛心。在美国银行赤裸裸的赢利数据面前,有可能再一次引发“贱卖贵买”的议论。

其实,建行当初贱价出售是多种因素叠加的结果。当时就有人发表评论称,三四年前建设银行的基本面非常糟糕,当时有美国银行这样的外资愿意入股已属万幸。建行的发展潜力和前景被严重地低估,在人云亦云的唱空声中,美国银行买了个好价钱。

尽管我们对建行当了美国银行的冤大头而痛心,但建行方面也许不以为然。建行有关人士称,坊间谈论的建行当了冤大头的形容似乎不妥。外国资本参股中资银行就是为了赚钱,即使中资银行被对方耍弄了,甚至造成巨额损失,也只不是一种市场行为。中国加入了WTO,其银行业在参与市场竞争中必然要付出代价。

但是,这样的代价实在太大了。

人们不禁要问,美国银行遇到的这种从天上掉馅饼的好事,怎么没落到中国人的头上,为什么这种摘桃子的事情总是落到外国人头上呢?才不过几年,美国银行这个“长期的”战略投资者,现赚得盆满钵满翻身走人了事,而作为被抛售方的建行,则是一再表示其理解知情之意,宁愿当对方的冤大头也在所不惜。

话题:



0

推荐

邱林

邱林

769篇文章 5年前更新

新闻从业者、知名博主。重点关注国际、财经动向,其作品体现积极、稳健、有见地的鲜明风格。邮箱:qiulin4393@sina.com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