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日本前官房长官野中广务作为“活着的证人”,6月3日在访问北京时称“从前首相田中角荣听说,中日曾就搁置钓鱼岛争议达成一致”的发言,在日本引起巨大反响。5日,日本内阁官房长官菅义伟认为,“那是40年前的事,并且也是听说。不出示确凿证据,被中国款待了就故意那样发言。对此,我感到非常不合适,相信国民也是同样想法”。

之前的6月2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戚建国在参加新加坡举行第12届香格里拉对话会时提出,中方在钓鱼岛问题上始终坚持将问题留给后人解决的态度。针对戚建国有关搁置钓鱼岛问题的发言,菅义伟仍是老调重弹,称钓鱼岛问题“原本就不存在领土争议”,“根本不存在搁置争议的问题”。

当然,日本政府内部对中国提出的钓鱼岛“搁置争议”看法不一。有人认为,这是中方通过野中广务等日本前高官访华并透露“搁置争议”由来,“在释放改善对日关系的信号”。但也有人称中国这样做,“其目的是离间日本国内舆论”、“日本如果认同中国的主张将巡逻船撤出尖阁周边,则会导致主权削弱”。

这里不说钓鱼岛的归属之争,早在上世纪70年代,中日老一代领导人本着中日关系大局出发,对钓鱼岛问题进行“搁置争议”、留待有智慧的后人去解决。在当时的环境看,对中日双方都是有利的,后来四十年的中日经济发展和民间往来也证明,这是一个符合现实的政治决定,即便中日关系仍有磕磕碰碰。

在相当长时间内,中日在钓鱼岛问题上是相对平静的。但2012年日本右翼势力对钓鱼岛问题蠢蠢欲动,前首相野田佳彦对此加以利用,以挽救低迷的支持率。去年9月日本政府推动对钓鱼岛“国有化”,至此打破中日沉睡了40年的“默契”。随后,中国从官方、军方到民间,掀起一股“抗日”或抵制“日货”的浪潮。

日本既维持着与中国的经济关系,享受着“作为市场的中国”的巨大利益,同时,通过2010年的撞船事件取得美国关于“日美安保适用于钓鱼岛”的承诺,又暗中协助菲律宾、越南对中国的海洋岛屿纠纷。日本这样做,显然是想政治、经济好处通吃。

事实上,中国主张“搁置”钓鱼岛主权争议,让日本尝到了不少甜头。然而,日本政府现在频频否定“搁置争议”,可谓得了便宜还卖乖。

让我们担心的是,如果中国主张搁置或回避主权争议,日方却不搁置,而是步步为营,不断深化主权控制,时间久了,按照国际法通行的实际控制有效的原则,中国最终可能将失去对钓鱼岛主权的法理权利。中国的搁置换取不了对方的善意,日本这样的国家尤其信奉现实主义。

客观地说,国与国之间在领土争议问题上,谁也不能够说,这争议将一直搁置下去,一百年不行搁置一百年,二百年不行搁置二百年。如果搁置了二百年的旧账都有总算,那么日方就可以向全世界宣布“中国的威胁”——中国人将向全世界清算鸦片战争、甚至更早的历史旧账。

日本并不认为中国“搁置争议”是出于解决钓鱼岛争端的真诚愿望,而是因为中国目前的力量不够,没有收复钓鱼岛的能力。在日本人看来,如果将来中国国力上升到那一步,必然要通过武力或以武力为后盾,强行改变现状,夺回争议领土,对此日本必须未雨绸缪。许多人把日本政府的这一选择看做是冲动或者无能,显然是自我感觉过份的良好了。

如此看来,日本表面上对中国主张的“搁置争议”加以反对,但日方私底下也许认为,中国目前没有魄力和决心与日本关系破裂。因为与日本关系破裂,会造成中国经济的重大损失。让中国顾此失彼,顾头不顾脚。

这就是日本政府的赌局。日本不会因为中国主张“搁置争议”而改变他们的策略,以及步步为营、反客为主的战术手段。长此下去,日本人曾经尝到过这招的甜头,当然还想再吃定中国一次。而中国一厢情愿地“搁置争议”,将会促使日本不动声色加快实施主权化措施。日本将会给中国将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收复钓鱼岛增加极大的困难。

   

 

话题:



0

推荐

邱林

邱林

769篇文章 5年前更新

新闻从业者、知名博主。重点关注国际、财经动向,其作品体现积极、稳健、有见地的鲜明风格。邮箱:qiulin4393@sina.com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