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如果说消费税风波是2012年12月国内液化气暴跌的罪魁祸首,那么,中石化统销即是液化气开年以来一路高涨的根本推力。

据此间媒体报道,1月1日,中石化正式启动统销液化气,全国62.99%的液化气被该公司统销。随着中石油2010年成立昆仑燃气公司实行液化气统销,中石化也决定开始对液化气实行统销,跟中石油抢占市场。而液化气价格开年则一路高涨,可以说是中石化统销液化气“惹的祸”。

按理说,企业之间抢占市场一般都是打价格战,价格会越打越低,让消费者受益。然而,中石化、中石油的液化气价格战却与之相反,由于他们均属垄断国企,对液化气实行统销,其它企业或商家无法染指,更没有话语权,任由他自拉自唱,价格也越拉越高,最终让消费者吃尽苦头。

由于液化气特殊的储存方式,统销模式的成立,一定程度上使得液化气的价格更加坚挺。中石化、中石油在市场上缺少竞争者,因而他们可以肆无忌惮地维持液化气的高价位。其实,这些事情的发生,归因于受垄断力量影响的价格监管,也归因于中石化、中石油利用其垄断地位,阻止其他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的竞争。

有人也许会问,《反垄断法》已颁布多年,为什么国企仍对市场形成绝对垄断呢?回答这个问题并不难。从《反垄断法》实施以来,对国企并没有约束力,常被人戏称为“垄断保护法”换句话说,《反垄断法》更多地为垄断国企撑腰张目。

由于一些国企毫无节制地对市场加以垄断,因而对政府决策层推进市场经济发展形成了最大的障碍,并剥夺了人们平等参与市场竞争的机会,造成制度性歧视,扭曲乃至摧毁市场的运作,导致特权经济、命令经济和各种形式的非市场交易形态的产生,并产生了以下两个负面效应:

首先扼杀市场公平。例如垄断国企利用国家赋予的垄断地位垄断占用了大部分资源能源、资金资本,这对于同在市场打拼的中小企业以及其他经济体是严重的不公平。目前60%至70%的企业面临严重的生存困境,垄断造成的市场不公是危害之一。

其次导致分配上的严重不公。目前,垄断国企利用国家赋予的垄断地位攫取垄断利润后企业内部人分配现象非常严重,这就造成国有垄断企业与市场其他企业乃至整个社会分配严重不公。说垄断国企赚,他们还经常伸手要补贴,说他们赔,他们又财大气粗,给员工发放高工资。但无论是赚是赔,他们都不会差钱。

事实上,垄断国企的最大问题之一说是行政垄断,他们享有各种各样的特权(政府补贴等),对民企构成不正当竞争,造成“劣币驱逐良币”或者“逆淘汰”的后果。

中国社科院去年12月发布题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报告2012-建设成熟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报告认为,垄断性行业改革进展缓慢,近年来垄断性行业改革虽然推出了一些举措,但总体判断,还只是在既有的体制框架内进行的初步改革,没有真正冲破传统体制的束缚。

从目前来看,民营资本的进入垄断行业程度仍然比较低。从2010年以来垄断性行业固定资产投资的情况看,由地方政府所管理的供气、供水等市政公用事业,民营资本进入稍多一些。而中石化、中石油、移动、电信、电力、铁路等垄断行业,民营资本则进入困难。至今在政企不分的铁路部门,民间资本进入微乎其微。

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是,所有的参与者平起平坐,享有同等的权利,然而,垄断国企却是一个“特权阶层”,享有民营企业不能享有的种种特权,阻碍民企与其竞争。近年来关于国企改革的讨论一直未停息,其中一个重要的方向就是放开市场、打破垄断。但由于长期以来的垄断国企“老大哥”地位一时难以动摇,中石化、中石油等垄断国企与民企、中小企业之间发展不平衡有加剧之势。

在此情况下,我们提出垄断国企把中国市场经济搞砸了的观点并不过分,特别是放到中石化、中石油等垄断国企身上更为贴切。由于国企垄断市场危害大,我们期待政府决策层拿出魄力和实际行动,对垄断国企加以改革并加以约束。因为国企垄断一日不破,建立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就是空中楼阁,推进中国市场经济发展就更是一句空话。

话题:



0

推荐

邱林

邱林

769篇文章 5年前更新

新闻从业者、知名博主。重点关注国际、财经动向,其作品体现积极、稳健、有见地的鲜明风格。邮箱:qiulin4393@sina.com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