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创刊近80年的美国著名杂志《新闻周刊》1224日发布了最后一期纸质版刊物的封面。封面以黑白为主调,以杂志位于美国纽约总部大楼的照片为背景,照片上方用小字标明此刊的发行日期是今天(1231日),中央配以“最后一期印刷版”的字样。既像是寓意着其未来的发展方向,也像是向纸质版告别而发出的一声叹息。

 

这份由美国华盛顿邮报公司1961年买入,其编辑宗旨素以深度报道和精辟分析见长,其权威性和影响力远播全球,深入人心。《新闻周刊》在最辉煌的时期,曾创下了全球300万份的高发行量,并成为不少政要、学者以及企业家案上床头必不可少的一本杂志。

 

然而,近几年,《新闻周刊》的日子却越来越不好过,虽然几度改版、裁员、整合缩编,但效果不佳,2007年至2010年持续亏损。其东家华盛顿邮报公司已“无力回天”,于20105月开始为《新闻周刊》寻找买家。由于该杂志的品牌价值不菲,杂志挂牌后,在美国却买家寥寥。

 

没想到,当时最有诚意的买家竟然是中国人。中国南方报业集团与成都博瑞传媒公司希望通过合作的方式将《新闻周刊》收归旗下。两家中国媒体加上其他实业基金加盟,资金实力非常大,其收购意愿十分明确。面对这样好的买家,华盛顿邮报公司应该心存感激才对,至少也应该是心中窃喜,甚至来一个狮子大开口也不令人意外。

 

令人匪夷所思的是,该公司不仅拒绝了中国媒体的收购请求,更以仅仅1美元的价格白白送给了美国哈曼国际工业集团创始人西德尼·哈曼,而且哈曼只答应承担杂志的部分债务,员工养老金资产以及特定的员工债务仍由华盛顿邮报公司承担。关键是,哈曼2011年去世后,他的家人决定不再资助《新闻周刊》,这等于断了该杂志的后路。

 

也许有人会说,假如《新闻周刊》当时被中国人收购了,那将会是另一番景象了。其理由是,一方面中国两家媒体会加大投资力度,摆脱《新闻周刊》面临的困境;另一方面,中国人掌握了《新闻周刊》这个强势媒体,就等于掌握了在美国或西方舆论的话语权,也为输出中国声音提供了机会。

 

设想一下,如果中国收买了《新闻周刊》的话,如何才能把这本美国人喜闻乐见的周刊,保持它的特色。但是同时,如果它是属于中国的,当然要发表中国的言论,它要宣传中国的主张,这一切如何才能够让美国以及世界其他国家,因为《新闻周刊》是一个在国际上发行的周刊,能够让其他国家的读者,也能够接受这样的一种转变?

 

这也许正是美国人所担心的。在他们看来,由中国人来运作《新闻周刊》可能会成为一个问题,因为该周刊是美国一家老牌主流媒体,如果沿袭其以往做法,能否很快获利则可能要打个问号;如果对其进行彻底改造,则无异于宣布美国主流思想在《新闻周刊》上的“死亡”。

 

当时,有人甚至建议,在坚持商业化运作的同时,中国媒体可以对《新闻周刊》实行“一刊两制”。但这些想法也许过于牵强。困难不在于收购本身。而在于收购之后,如何保持这份刊物,既有这个特色,但是同时又能够让它成为一份代表中国的刊物,而又能够为它原来的读者所接受,这才是一个问题所在。

 

事后,主导这项跨国传媒收购的一位中国媒体人士表示,收购失败不是输在出价问题上,而是在于美国对中国媒体收购采取全面封杀立场,抱着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心态,担心中国价值观对美国的渗透。

 

当然,《新闻周刊》现已由纸质变成网络媒体,预计其影响力将大打折扣。退一万步说,即使《新闻周刊》被中国媒体买下,也无回天之力。因为纸质媒体最终仍将退出历史舞台,数字技术的变革和全球传媒生态发生的巨大变化对纸媒生存带来的威胁是显而易见的。

 

只要我们留心观察,在无论是在公交车上,在高铁舒适的坐席上,或者在其他公共场所,许多人都在目不转睛地注视着手中小小的手机屏幕,用手指戳戳点点,而很难看到人们手捧报纸刊物发行认真阅读的情景。

话题:



0

推荐

邱林

邱林

769篇文章 5年前更新

新闻从业者、知名博主。重点关注国际、财经动向,其作品体现积极、稳健、有见地的鲜明风格。邮箱:qiulin4393@sina.com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