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近日发布《人口形势的变化和人口政策的调整》的报告提出,生育政策应作调整,建议分两步放开二胎政策。第一步,在城市地区和严格执行一孩政策的农村地区即刻放开二胎;第二步,在2015年在全国范围内放开二胎政策。分区域分步骤放开二胎政策,既考虑到政策调整时间的紧迫性,又避免了人口短期内的剧烈变化。
该报告的发布,使得是否“放开二胎”的老话题又一次被推向高潮。当然,也可以说是今年7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研究部的一份“放开二胎”公开建议的延续。按照这个“建议”的说法,“目前中国人口红利加速消失,老龄化加速以及未来可能的劳动力短缺问题将成为新的重大挑战,建议尽快调整计划生育政策,可考虑全面放开二胎,否则,越晚越被动。”
近来,围绕计划生育政策的存废,诸多专家各抒已见。有的专家支持继续实施计划生育政策,认为放开生育政策,可能对人口结构产生不利影响,对环境资源、经济发展、社会保障等带来沉重压力;有的专家持相反意见,认为中国今后面临的不是人口爆炸,而是人口塌陷,应尽早放开生育政策,延续人口红利,延缓“未富先老”。
不管争论如何,其现实是,中国的生育水平远已低于1.8的官方公布水平。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按户籍人口计算则出现了低于1的超低水平。各方面的数据和信息均显示,中国生育水平已经明显低于2.1的更替水平。从高生育率转向低生育率之后,中国的人口矛盾主要集中在人口老龄化、出生性别比例失调等方面。
我们经常自豪地说,中国用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可是这个成绩,比起汉唐、有宋一代,比起日本用弹丸之地养活1亿多人,沙特阿拉伯没有一点耕地就养活了2千万人,并不值得自豪。养活更多的人,靠的是聪明利用自己的资源,以及创造力。更何况人的生育权是神圣不可剥夺的,人有生育后代的权利,这就像人有吃饭睡觉的权利一样,任何理由也不能突破这个底线。
过去十多年,中国每年出生人口能够稳定在1480万左右,但是总育龄妇女和黄金生育期妇女都在2011年达到顶峰,然后会快速下降,这是导致人口出现负增长的根本原因。这个不需要看数据,看看我们身边就知道了,近几年各地小学、中学撤并越来越多,一些学校甚至用来办养老院。
可以说,即使现在全面“放开二胎”,很多家庭也未必愿意生育二胎。以当前允许“双独”家庭生二胎为例,据悉,宁夏银川“双独”夫妻申请二胎指标的家庭寥寥无几;安徽合肥每年审批的“双独”二胎指标只有区区几例。而在国外,许多国家以各种补贴鼓励生育,效果却不太理想。
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韩国也开始搞计划生育,但没有中国那么激烈,他们只提倡生一个。1996年预见到国家会遇上人口老化和人口萎缩麻烦,韩国废除了控制生育的政策。但让韩国人意想不到的是,废除了计划生育,新一代国民根本不管国家需要,也忘了传宗接代的义务,还是不愿多生。
在最近人民网微调查投票中,对“你是否赞成放开二胎政策”的观点调查中:社会面临未富先老,人口结构待调整观点占75.8%;公共服务等尚不到位,放开或致失控和调整生育政策还需具体情况分析调研各占10.9%。不管支持限制二胎者理由有多充分,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当前劳动力极端短缺和人口老龄化现象已来势汹涌。
不过,人民网的调查的局限性比较大,其调查对象人数及范围较窄,不能反映民众的真实想法。为了摸清中国民众对“放开二胎”的意见,我们建议发起一场民间是否“放开二胎”的民间讨论。
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我们相信,集中13亿人的大脑,肯定能找到“二胎政策”的解决办法。过去这一问题主要在专家层面讨论,我们不是不相信他们,但他们只是这个社会的智力支持。国民是否需要生育二胎的意愿,却不可能完全由专家的意见来把持。通过民众参与讨论,政府部门才能以更深入地了解是否“放开二胎”的关键问题。
0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