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依照中国目前的财力,就算是把所有财政收入都用于福利保障,也远远达不到欧美那样高的福利水平。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口径计算,美国、德国、法国、意大利和英国,2010年人均财政收入均在1.4万美元以上。2010年中国财政收入超过8万亿元,今年有望达到10万亿元,从总量来看,不是个小数目。但人均财政收入和支出水平却很低,世界排名处于100位之后。

这是11月7日国内一家主流媒体发表的题为《欧美人均收入是中国十几倍 福利远高于我们》文章中透露的数据。这些数据可能让一些热衷于谈论中国应拯救欧洲,购买欧债的人冷静下来。近来,我们不管是从报纸、电视,还是从网络上,都是有关中国拯救欧洲的话题,例如“中国该拯救欧洲吗?”、“拯救欧洲 欧盟又‘盯上’了中国”、“中国面对拯救欧洲要淡定”等等。

有人甚至认为,中国出资“救”欧洲,不仅有利于欧洲部分国家早日摆脱欧洲债务危机的影响,而且对中国也有诸多好处。首先,它有助于进一步确立中国负责任大国的国际形象,让欧洲国家更加坚信,中国是一个可以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其次,中国购买欧债,有利于中国和欧洲整体的经贸、投资等合作。其三,中国将巨额外汇储备中的部分资金拿出来购买欧洲国债,正是落实外出投资多元化战略的重要内容。

然而,这些观点是经不起推敲的。按照联合国GDP3000-8000美元的标准划分,中国刚刚迈入中等发达国家下限。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依然是一个相对贫穷的国家,它的人均GDP比泰国和秘鲁都要低。中国本来是一个穷国,而欧洲国家是富国,如果中国“借钱”给欧洲国家,将是穷人借钱给富人。从常识看,从来是富人借钱给穷人,为什么还不富裕的中国,愿意把钱借给比自己富裕10多倍的欧洲国家呢。

一个基本事实是,在远离大城市的中国农村里,许多人依然因为贫困维持着最低水平的物质生活及放弃最基本的教育,他们的就医、就学都还存在许多困难。因此,只要我们冷静下来,就会感到中国去拯救欧洲,是多么地可笑。何况中国并不具备救助发达国家的实力。过度的援助很可能会把自己卷进债务泥潭。

如果你随便问一个中国的工人或农民:中国应不应该救欧洲?他都会反问:“那谁来救我啊?”如果是个中国的普通百姓,大家都很清楚:绝对不能去救什么欧美。抛开这些不说,中国去欧洲发退休工资,那未来自己国家人民的养老金怎么办?中国目前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阶段,且由于人口基数庞大,今后10年20年甚至30年后,老龄人口将会呈几何形加速膨胀。

由于中国人口众多,不管什么数字只要除以13亿人口,都会变得很少。对照实际人口数量,欧美国家好比“两口之家”,中国则可能是“十三口之家”,即使“两个家庭”的收入总量差不多,但人均享受的福利水平肯定会差很多。“两口之家”在满足基本生活需求的同时,还有多余的财力追求更高的生活质量,但“十三口之家”则可能仅维持温饱。

如果说,欧洲的问题是过度的福利与增长缓慢的生产效率之间的矛盾的话,那么中国的问题则是过低的福利的问题。中国三十多年来,经济快速增长,但国民并没有充分分享经济增长的成果,其中的问题是福利过低,比如医疗、教育、住房等等,而且各种税费的增加,也让国民背上了沉重的负担。

这还不是最关键的,福利过低,导致人民不敢花钱,因为政府方面不能为自己国民的未来提供保障,一切得靠自己。事实上,中国当前面临的问题并不比欧洲国家轻松,国内更需要增加投资、国民更需要消费。客观地说,面对严重的通胀和出口减少的压力,中国只能拯救自己,不能指望其他国家对中国提供什么解决问题的良方。

因此,政府方面考虑更多地是,救的不是欧洲,而是救救自己国家的国民,提高他们的福利,让他们活得有尊严,活得有保障。当务之急是,除了发展经济,保障民生是政府方面的重要职责,政府应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改善大多数百姓的生活条件,全心全意为大多数百姓的利益考虑,而不是去扮什么拯救欧洲人的大慈善家。

 

话题:



0

推荐

邱林

邱林

769篇文章 5年前更新

新闻从业者、知名博主。重点关注国际、财经动向,其作品体现积极、稳健、有见地的鲜明风格。邮箱:qiulin4393@sina.com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