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中国能源部门以及中石油的代表日前在莫斯科与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进行了谈判,两国在围绕对华供气问题进行的谈判中出现新分歧。消息人士透露,中石油向俄气公司先行支付400亿美元预付款以换取对华供气的提议已落空。俄气公司曾有意在收到预付款后让中方获得气价折扣,然而此折扣并不能确保中方能从该项目获得不低于12%至15%的利润,而这一指标是中石油对于投资项目的起码要求。

人们本来相信,俄罗斯总理普京10月11至12日访问中国后,双方能尽快签署天然气出口合同协议。但俄方除对中方提出付款方式要求外,仍坚持对华天然气出口应采取与出口欧洲市场一样的价格标准,也就是说每立方千米在350至400美元之间,让中国无法接受,因为中国目前从中亚国家进口天然气价格仅为250美元/立方千米。

由此可见,这份天然气出口合同很难在今年底前签署。观察家称,其实俄罗斯对是否与中国签署这份合同抱无所谓的态度。在他们看来,2009年10月,中石油与俄气公司达成的天然气供应框架协议,是在俄遭受金融危机重创的背景下进行的。如果不是俄资金缺乏和面临巨额外债的压力,很难想象俄愿意在气价处于低点的时候与中国达成框架协议。正如此,即使中俄双方框架协议生效后,俄方仍要求中方在天然价格上作出让步。

10月17日,俄罗斯国家能源安全基金会会长康斯坦丁·西蒙诺夫在俄《观点》周刊发表文章称,俄罗斯不应当为了失去中国市场而歇斯底里,事实上,我们什么都不会失去。中国天然气需求增长速度过快,而且它在亚太地区遇到了强劲对手,例如日本。液化天然气自然是日本替代核能的首选能源。供给中国的澳大利亚液化气也许会被吸引到日本市场。我们不应操之过急。匆忙签合同才是通往损失和麻烦的直接道路。

西蒙诺夫的观点在俄罗斯有一定的市场。众所周知,中俄在远东地区的能源合作一直不顺,从石油、天然气出口,到油气管道的走向、架设,双方谈判长达二十年之久。特别是近十年来,在俄罗斯尤科斯公司倒闭、前总理倒台和中俄石油管道两次改线风波,俄方表现出的反复无常的几次交锋中得到了体现。这当中,有俄罗斯方面的原因,也有外力不断介入的原因。

当俄罗斯准备要修建东西伯利亚油气管道的时候,日本就曾经进入过,而且愿意提供给俄罗斯比中国更加优惠,更加巨额的贷款。2009年5月,普京访问日本,俄日双方同意成立合资公司,日、俄出资比例分别为49%和51%。日本通过与俄能源合作,试图通过远东油气管道,直接向日本输送天然气和石油。不仅如此,今年8月下旬,俄罗斯借金正日访俄时,就铺设连接俄罗斯和朝鲜、韩国的输气管道事宜进行讨论,并最终达成协议,同意俄罗斯输气管道经过朝鲜,将天然气输送到韩国。

分析人士认为,俄罗斯向中国频繁打出“油气牌”,这或许是俄方向中方施压的一种谈判伎俩,以此来逼迫中方让步。当然,我们没有权利指使俄方,因为你跟我合作,你就不能跟其他人合作,这不是中国的权利。但是有一点,但当中俄能源合作出现问题的时候,日本、韩国突然开始积极的向俄罗斯靠拢,而俄罗斯又积极的愿意和日本、韩国合作,特别是俄韩油气管道还要通过朝鲜,这里面就有问题了。

其实,这几年,无论在政治、外交上,还是在经济、投资上,俄罗斯的国家对外战略,永远都是鲜明、强硬地国家利益至上,对外总是采取灵活的国家战略政策。俄罗斯把油气资源看作是民族复兴的战略保证,但对于中国的经济发展却心态复杂。反之,中国人同俄方做生意必须做好频生变化的准备,正如俄罗斯文明在世界历史中的特殊地位一样,俄国人的思维方式也是独一无二的,吃透对方的路数并冷静应对才是上策。

不过,俄罗斯对中国频打“油气牌”,不一定每次都能收到效果。例如俄方此次迫使中国在天然气价格上作出让步,答应俄方的条件。但这只是他们的一厢情愿。由于中国已打算增加国内天然气生产量,并决定从中东、中亚地区和澳大利亚进口天然气,俄罗斯天然气并不具备价格优势。因此,中国不应纠结于天然气价格谈判本身,应以市场观点对待这一点问题,既然俄罗斯输送给中国的天然气价格高,就不必强求。

 

话题:



0

推荐

邱林

邱林

769篇文章 5年前更新

新闻从业者、知名博主。重点关注国际、财经动向,其作品体现积极、稳健、有见地的鲜明风格。邮箱:qiulin4393@sina.com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