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三年前,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和中国银行等金融机构得到了外界的交口称赞,因为它们不仅自己没有被2008年发生的金融海啸所吞噬,还把全球大部分地区从狂风暴雨之中拽了出来。然而,当时为剌激经济、增强内需增发的大规模贷款,如今已纷纷到期,利率也不断上涨,政府高层和分析师正紧锣密鼓地发出警报。

据悉,政府监督部门从2010年开始就一直在调查、处理地方政府债务情况,这是国内必须解决的问题。但随著有关地方政府债台高筑的问题不断暴露出来,人们越来越频繁地把“中国”和“次贷”这两个词相提并论已就不足为奇。到目前为止,令人不安的贷款是地方政府的投资工具,其数量多达10.7亿元。

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成思危9月16日在大连举行的世界经济论坛上说,如果地方政府还不起银行的贷款,有一部分债务就会变成银行坏账,银行坏账最终还是由老百姓埋单。在他看来,美国的次贷是把钱借给没有还款能力的个人,中国特色的次贷则是把钱借给了没有还款能力的地方政府。

成思危说得没错。与美国版的次贷危机不同的是,中国版的次贷危机发生的诱因除了房地产泡沫外,最大的可能就是地方政府债务。据国家审计署6月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截至2010年底,地方政府的债务规模达10.7万亿元,占名义GDP的比例约为27%,其中约5万亿元是多达6576家融资平台的债务。

而地方债持续膨胀,究其原因在于,政府决策层2008年出台的4万亿元救市计划的大部分是通过这些融资平台实现的。随着经济的发展,源于地方政府性债务问题的盘根错节。近期,海南、山东、吉林、重庆、广西、宁夏等10余个省区市相继公开2010年度地方政府性债务“账单”,让外界得以一窥究竟。这其中,以海南省的债务率最高,达到93.18%,接近100%的国际警戒线。

这些现象引起了国际评级机构的关注。不久前,国际评级机构穆迪发表报告称,中国内地银行地方融资平台贷款约有3.5万亿元人民币未被审计署报告覆盖,未来银行业不良率可升至12%,体系信用展望将转为负面。穆迪对中国银行业评级下调,虽然从短期看,不会带来什么大的影响,不过,从长远看却是十分不利的。

值得注意的是,在10.7万亿元地方政府性债务中,70%以上的债务用于市政建设、交通运输、科教文卫、农林水利建设等公益性和基础设施项目。这意味着地方政府性债务虽然具有较高的抵押物现值和政府背书,但由于回报低且时间长,可能对债权银行流动性带来一定压力。一个突出的例证是,地方政府债务仅在2009年内,就由年初的4万亿飙升至年底的7.38万亿元。

不过,有一种观点却认为,如果我们把10.7万亿元和中国的年度名义GDP对比,也就25%多些。中国公共债务余额的名义指标低于25%,合在一起是40%多些。如果我们再加上高盛列举出来的政策性金融机构准国债(金融债)的6个百分点,中国公共部门债务GDP的比率大致就在50%上下。所以,中国目前的50%上下并不高到很具威胁的程度。

虽然这种评估有一定的合理性,但由于目前以各种变相形式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形式发行的地方债没有纳入到地方预算,举债资金使用的预算约束不到位,透明度和规范性都不足,很容易酿成风险。例如经媒体曝光,云南省的问题融资平台试图转移“优良资产”并实现“资产重组”一事大白于天下,由此引发了国内债市的动荡。

因此,高达10.7万亿甚至更多的地方债务,就像一颗定时炸弹,显现出一触即发的中国版次贷危机随时都可能发生。客观地说,经济规律不是说随时可以改变的,政府决策层顶多只能预防或者延缓中国版次贷危机的发生。现在决策层要做的事,应加紧控制或减少地方债务,因为银行对地方债务的漫延已无能为力。为了不影响生存,银行只能限制贷款,结果导致许多中小贷不到款,被迫停产或倒闭,而银行的钱却被地方政府或有关系的中央企业贷走。那么,一旦银行的资金链断裂,届时中国版次贷危机恐怕就真的发生了。

话题:



0

推荐

邱林

邱林

769篇文章 5年前更新

新闻从业者、知名博主。重点关注国际、财经动向,其作品体现积极、稳健、有见地的鲜明风格。邮箱:qiulin4393@sina.com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