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瑞银最新发布的《物价与收入——全球购买力比较》报告显示,由于工资水平超过物价,瑞士苏黎世、澳大利亚悉尼、卢森堡、美国迈阿密及洛杉矶等五城市,居全球国内购买力排名前列。中国上海、北京由于收入水平较低,其购买力居排名的最低一档,在调查的73个国际都市中,分别列第61位和第63位。

瑞银选取了122种商品与服务,进行全球物价的比较,并以纽约为100,排名各城市的物价指数。来自北欧及瑞士的城市——奥斯陆、苏黎世、日内瓦、哥本哈根、斯德哥尔摩,物价水平全球最高,但这些城市工资水平通常也较高。纽约物价排在第13位,上海和北京分别居第49和第58位。

不论是薪金,或者是购买力,上海、北京在全球主要城市购买力排名中均列末端。其中。上海与过去相比还在倒退。在瑞银2006年发布的《物价与收入——全球购买力比较》报告中,上海(中国唯一被列为调查城市)名列54位。与2011年排名61位相比,倒退了9位。

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中国人的购买力已明显下降,同时,与中国GDP的增长和经济实力的提高不成正比。2010年,中国的GDP总量超过日本排名全球第二,在人们的想象中,似乎中国GDP不断扩大,稍加努力,中国人的钱包也会鼓起来。然而,这样的局面并没有出现。中国居民消费支出水平低,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也不理想。

有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居民消费支出占GDP比重为36.3%,不仅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也低于低收入国家平均水平。实际上,中国经济存在着一个基本失衡,这就是政府投资太大,而由于受收入增长缓慢,物价增长过快的影响,国民的购买力能力偏低。换个角度看,购买力不强决定了消费能力不强,造成多年来居民消费规模相对较小,增长缓慢。

据世界银行统计,2007年,中国居民消费支出总额为1.2万亿美元,居世界第7位,而GDP总量居世界第4位;人均居民消费支出为882美元,而人均国民收入(GNI)为2370美元,居世界第132位,不到美国、德国、法国、英国的10%,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

由于客观原因,我们没有得到中国居民消费支出总额的最新数据。但对于像中国这样的大国,只有当GDP与消费增长成正比时,才能真正成为一个购买力强劲的国家。例如,美国消费占GDP的比重最高的时候是72%,受经济危机影响,2010年降至70%;而中国消费占GDP的比例仅为30%至37%,也就是说,中国居民消费支出总额只有美国的一半。美国也许是消费过度了,但对中国来说则是消费不足。

假如以居民消费占GDP的比重来衡量,那么中国经济的问题可能并非变小了,而是变大了。中国消费占GDP的比重不断下降,其消费率由已1992年的62.4%下降到2009年的48%,其中居民消费率由1992年的47.2%下降到2009年的35.1%,为历史最低水平。与此同时,居民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也在下降,由1992年的72.5%下降到2009年的45.4%。

这是十分不正常的。“中国制造,世界消费”几十年来,这个口号一直是中国经济发展奉行的座右铭,然而,我们至今也没有看到“中国制造,中国消费”口号将其取而代之。不管中国经济增长有多快,而普通民众并没有真正享受到的改革成果。当中国家庭把可支配收入的四分之一存起来,普通民众和各单位加起来每年储蓄2.5万亿美元。对于他们而言,不敢去奢想自己能够像美国人民那样成为一位消费大国的公民。

瑞银的报告提醒我们,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其最终目的就是要增强普通民众的购买力,从而提高国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因此,中国要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就应把刺激国民消费作为当务之急。必须看到,只要普通民众的社会保障得到改善,才可能唤醒他们的购买动力。换言之,政府只有“还利于民”才能突破内需不足瓶颈。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根本扭转普通民众收入在国民经济份额持续下降的趋势,采取实实在在的“富民”政策。

话题:



0

推荐

邱林

邱林

769篇文章 5年前更新

新闻从业者、知名博主。重点关注国际、财经动向,其作品体现积极、稳健、有见地的鲜明风格。邮箱:qiulin4393@sina.com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