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国内抗通胀形势越发严峻———7月份CPI6.5%的同比增速创下37个月新高,而近期国外一系列危机的爆发,也加重了业内对通胀形势的担忧。央行近期发布的2011年金融稳定报告中,明确提出了“汇率抗通胀”的概念。现在看来,这一举措正在实施当中。

与此同时,这一观点似乎得到了部分市场人士的认可。中金投行部董事总经理王庆8月13日在“2011年中国对外贸易500强企业论坛”上表示,美国推出第三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QE3)可能性上升,如果这样将给中国通胀带来新的压力,货币政策应选择通过人民币升值抑制输入性通胀。

当前,围绕着人民币升值对国内通胀是推动,还是抑制的争论又一次展开。一些市场人士或经济学家仍不惜笔墨,在媒体上接受访谈或发表文章,对这一话题进行诠释。从中可以看出,他们对人民币升值抑制通胀深信不疑。其主要观点是,国际大宗商品涨价,会降低人民币在国际市场上的购买力,增加中国企业的原材料采购成本,最终传导至消费市场,就会导致CPI高企,引发输入性通胀。

其实,纵观中国实行汇改以来,人民币升值能否抑制通胀?作用有多大?这样的话题已谈论过若干次,可以说是老生常谈。现在,尽管许多经济学家力挺人民币升值能抑制通胀,但坊间对这一说法仍持质疑的态度,认为人民币升值抑制通胀不可取。只要看人民币升值后所发生的情况就自然明白了。

历史数据表明,美元走强,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则跟着下降;美元走弱,人民币升值,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就跟着涨。即人民币升值,美元贬值,分别与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呈现出正相关及反相关的关系。从表面上看,人民币升值的确可降低国内企业的原材料采购成本,进而抑制通胀。但仔细分析就会发现,这种逻辑存在一个漏洞,即静止地看待国际大宗商品的价格。

分析人士认为,要以人民币升值来控制通胀,必须具备这样的前提:国际大宗商品价格静止不动,或者中国能够控制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而事实上,这样的前提条件不能成立。汇改以来10%以上的名义币值上升,只不过是让名义汇率更加接近购买力平价。而国内外物价对比的调整,则正在以更快的速度使购买力平价更加接近名义汇率。

例如二战后日本经济崛起和上个世纪80年代后韩国经济起飞都伴随着程度不等的通货膨胀,尤其是受到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影响,两个国家的食品价格上涨十分明显。日本在经济泡沫破裂之前,食品价格也曾涨到离谱的程度:一粒葡萄的价格接近1美元,一只西瓜的价格能到30美元。导致日本当年出现通货膨胀的一个主要原因是日元大幅升值,日元升值又促进外汇储备激增,从而引起日本国内流动性严重过剩,推动物价上涨。

目前中国面临的形势与上个世纪80至90年代的日本有着许多的相似,虽然人民币在不断升值,但人们的感觉却是,钱正在较快地变得越不“值钱”。今年政府政策调控的首要目标就是抗通胀,央行自去年10月初以来,已经五次加息,并九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目前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为3.50%。如此看来,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已经位于历史最高水平,继续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的空间有限。

值得一提的是,国内许多制造型企业的主要盈利方式都是靠加工出口,当人民币升值后,造成这些企业的利润降低。同时,目前世界的原材料价格也不断地上扬,这就导致这些企业为了保证自己的利润水平,将产品的价格提高到相应水平,使商品价格不断上扬,导致国内CPI逐月上升,7月份,CPI同比涨幅甚至达到6.5%。

在这样的情况下,当人民币升值抑制通胀再次被提起时,自然要遭到坊间的质疑。实际上,无论人民币被动升值还是主动升值,一方面会让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另一方面会吸引国际资金尤其是热钱流入中国境内,反而加大国内物价上涨的压力。因此,通过人民币升值抑制通胀,无异于“抱薪救火”,难以达到实际效果。

 

话题:



0

推荐

邱林

邱林

769篇文章 5年前更新

新闻从业者、知名博主。重点关注国际、财经动向,其作品体现积极、稳健、有见地的鲜明风格。邮箱:qiulin4393@sina.com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