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邱 林

目前,中国许多城市对金融业普遍情有独钟,包括上海、北京和深圳在内的诸多城市均有意问鼎“国际金融中心”,目标为区域性至全球性不等。而根据全国各地的“十二五”规划,目前除上述3座城市外,国内将“金融中心”作为经济发展目标的城市竟然有至少30个,形成北从哈尔滨、西到乌鲁木齐,“金融中心”遍地开花的奇特现象。

尽管中国是一个拥有超过13亿人的大国,又是全球排名第二大的经济体,即便如此,不少人仍质疑,中国需要这么多的“金融中心”吗?尤其许多城市为吸引大型金融机构,特别是境外金融机构进驻,以形成金融机构聚集的表象,都提出包括税收、土地、人员晋用等各方面优惠。

业界人士认为,以目前中国城市的现状来看,已初具“金融中心”影响或有可能形成“金融中心”的城市,不会超过3个。从今年7月初发布的《新华-道琼斯国际金融中心发展指数报告》来看,中国能挤进前十大国际金融中心的城市,除了香港就只有上海。深圳虽也有潜力,但很大程度上仍取决于深港合作,尤其是与香港在资金、机构、人才乃至法律和监管制度的合作。

进一步推论,能得到国际公认的“金融中心”目前只有北京、上海和深圳,即所谓的一线城市。从发展远景的角度来看,在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中国如果能够有4至5个以内的城市真正成为“金融中心”,就已经是相当不错了。

尽管如此,一些地方政府官员却逆潮流而动。在他们看来,没有不敢想的,没有不敢做的。有这样一组数字反映出他们对“金融中心”的热衷:10年,国内有12座城市扬言要建“金融中心”,5年前,又有15座城市提出要建“金融中心”。曾有金融专家直斥国内建30座城市“金融中心”不可能。但从今天发展的态势看,很显然,这位专家的话早已成一些地方政府的耳旁风。

其实,一个国家发展到一定程度,“金融中心”自然会形成。如果在实体经济没有充分成熟的情况下,揠苗助长是拔不出来的。虽然地方政府手里有资源,可凭一己之力,豪掷重金,建摩天大楼,建高速公路,建高铁,建机场,但要建“金融中心”,权力就捉襟见肘了。政府可以豪迈地画下一个圈,说该处是将来的“金融中心”,可驱使一些金融企业去落户,甚至可命令国企去那里开设账户,但无法让更多的企业和个人主动去那里购买金融服务。

虽然各地建“金融中心”并不是靠“大跃进”就能一蹴而就的,但错误的“政绩观”却给了各地建“金融中心”这一浮躁行径以大行其道的充分理由。或许在这里需要检讨的不是那些要搞“金融中心”的城市和其政府领导人,而是不尽合理的政绩考核制度。不少地方都是“金融中心”定位虚幻,导向不明。

没有繁荣的实体经济,没有成熟的第三产业聚集,再便宜的地皮,再宽松的赋税,也不可能有金融业的聚集,当然就不可能建设所谓的“金融中心”。不过,很多瞄着金融中心的城市推出了诸如免税、赠送土地、人员奖励等优惠政策,极力想把银行的分支机构拉到自己的地盘上。对此,金融机构看的不只是一块地皮的利益,更是资金的多寡。

那么,各地建“金融中心”泛滥病根在那里?究其原因,主要折射出的是地方政府官员的权力放大率。不管规模多么庞大,不论是否劳民伤财,只要能带来政绩,就是一些政府官员需要的。与此相对应,一些地方为建设所谓“金融中心”,一再突破城市发展底线,城市面积肆意蔓延扩张。许多城市总体规划尚未到期,已被盲目的城市建设全面突破,许多城市5年内“完成”为期20年的规划指标已经相当普遍。

或许可以说,30座城市建“金融中心”上,地方政府官员面子不是问题的答案,而是问题本身。政府官员的权力不作为,金融市场才能自为。权力束手,市场才能放开手脚。而政府领导权力放弃“一贯正确”的傲慢,金融市场才能演化出自生自发秩序。否则,也许再过10年、20年后,多数城市才会了解,建“金融中心”原来只是南柯一梦。

话题:



0

推荐

邱林

邱林

769篇文章 5年前更新

新闻从业者、知名博主。重点关注国际、财经动向,其作品体现积极、稳健、有见地的鲜明风格。邮箱:qiulin4393@sina.com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