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邱 林

对于2011年的经济发展态势,尽管专家们预测不一,也没有统计数据全面证实,但种种迹象表明中国经济增速下滑可能已经出现。在金融领域,随着存款准备金率不断创出新高,国内银行业为维持75%的存贷比而不断收缩借贷战线,部分企业资金压力大增。此外,经常项目顺差减少,也是经济减速的一个因素。

这说明,未来中国经济增速将出现系统化下移,这也意味着从1980年开始的中国经济增长奇迹,也可能就此结束。过去30年,中国在全球的经济地位由排名第11位提高到现在的第2位,长期和高速的经济增长方式在其他国家很少见到。因此,不少人认为中国走出了一条独特的经济发展模式,甚至将中国罕见的经济增长过程视为一个“奇迹”。

那么,中国经济能够保持其他国家难以企及的增长速度,到底是像一些人所说的那样,是因为中国政府决策者的英明,还是因为中国的这种经济发展模式以及增长结果并非其他国家所期望呢?现在越来越多的观察家开始担忧,中国经济将可能由于不断上升的通货膨胀率、部分产业的产能过剩,以及政府债务的扩大和资产的泡沫,而在2011年开始减速,并将持续相当长一段时间。

实际上,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发生后,已为中国经济减速埋下了引信。尽管政府决策层2008年11月出台的4万亿元人民币刺激方案,是对金融危机的恰当回应。但这声势浩大的刺激方案加剧了中国经济中的结构性失衡,可能推迟中国向更具可持续性增长模式的转型。不过,这些刺激措施促使中国经济摆脱了低迷。若非如此,中国经济可能已陷入深得多的衰退。

虽然中国摆脱了金融危机,走出了与其它经济体不同的发展路径,但其经济增长方式已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由于改革还不完善,缺乏必要的配套制度和制约制度,致使一些行业或地方政府以牺牲环境和民生利益一味追求GDP增长。问题是,尽管GDP年增长率已超过8%以上,钢铁、汽车、纺织、水泥等行业已经出现产能过剩迹象,使资金和能源造成极大浪费。

其实,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并非越快越好,因为经济增长速度受到国内资源的约束。许多资源已超出经济增长的极限,因而不得不大量依靠进口,如中国的铁矿石、石油的对外依存度已超出50%以上。换句话说,如果经济增长速度超过了国内资源允许的范围,就会出现经济过热和价格水平的急剧上升,结果只能是滋生产能过剩,经济也必然会因大起而出现大落。

当前最迫切的问题是:“中国经济减速会是什么时候?”我们能否准确判断其经济减速的时间?我们是否可以辨别出经济减速时,国家将出现的特点和具体情况?答案的重要性显而易见。但不管怎么说,中国的增长是真实的,即使减速也将是暂时的,代表着可能存在下一个重新起步的机会。

现在,坊间存在一种普遍的假设,即中国仍将保持快速的增长,中国有可能避免中等收入陷阱并跃升到中高收入国家。但是,值得一提的是,上世纪下半叶,只有非常少的国家完成了这种转型,而大部分的国家,比如拉美国家,仍然挣扎在摆脱中等收入陷阱的路上。鉴于中国的巨大规模和一系列结构性问题的挑战,实现这一转变任重而道远。

政府决策层也意识到这一点,从去年下半年起,对金融、房地产等行业采取了不少限制措施。预计政府还将会进一步实施贷款配额、提高银行准备金率、大幅加息、出台有针对性的房产税,并可能允许人民币以高于预期的幅度升值。上月,央行再一次提高银行准备金率是出台后续措施的信号

事实上,中国经济减速是一个必经的阶段。当然,这对习惯于长期经济高速增长的一些人来说,也许觉得中国经济会因此而倒退。不过,这种认识是片面的。中国必须让经济增长进行适当调整,即主要以出口、投资为主,逐渐转向国内消费为主,同时,还需要在增速上做出妥协。更重要的是,为改善中国经济发展的质量.在经济增长上做出短期的牺牲还是非常值得的。

 

话题:



0

推荐

邱林

邱林

769篇文章 5年前更新

新闻从业者、知名博主。重点关注国际、财经动向,其作品体现积极、稳健、有见地的鲜明风格。邮箱:qiulin4393@sina.com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