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邱林

       虽然中国经济无疑是在迅速崛起,但中国的企业却没有跟上。将全球企业按市值分行业排序,就能看出除了在几个特殊板块之外,中国公司的排名仍明显落后——不仅落后于发达国家的同行,也落后于一些来自新兴市场的企业。按市值排序,全球十大板块中最大的前50家公司中,仅有26家中国上市公司。(3月14日中国经济网)

       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虽在国内算得上是顶尖企业,然而,与克森美孚等顶尖的全球性跨国公司相比有明显差距。如在全球石油天然气企业按市值分行业排序中,中石油位列第二,仅次于埃克森美孚。2010年,中石油曾短暂超越埃克森美孚,成为全球价值最高的企业。而目前埃克森美孚的市值比中石油高出近1000亿美元。

       当然,中国股市20多年前才刚刚建立,尚不成熟,目前仍然由少数的国有企业主导。即使在大陆之外的香港,上市的中国大型企业也集中于两大板块:国有资源企业和国有金融企业。只有在传媒和科技板块,通过在纽约上市的百度和腾讯,中国私营企业才真正地与全球最佳企业展开竞争。

       历数全球顶尖的跨国公司,其形成路径不外有二:一是国内就拥有较大的市场,竞争力比较充分,这样企业在国内竞争的过程中就练好了内功,国际化的过程也就是顺势而为,美国、日本有很多跨国公司是这样。二是通过投资或并购,获取相关的品牌、市场、渠道乃至技术等,一些小的国家如瑞士、芬兰等诞生的跨国公司往往采用这种路径。

       在当今的国际市场,收购与兼并已成为跨国资本流动的最主要的方式,这也将是中国企业打通国际市场的主要手段。收购与兼并比新建自己的企业能更快地进入海外市场。但中国企业过去却把目光放在国内,用扩大产能的办法实现成长,只能在国内小搞小闹赚些小利,不能通过积极的海外并购提升竞争力。

       众所周知,20年前的宝钢就已是“全国钢铁冠军”,但宝钢一门心思练内功,试图在练好内功后再去世界比拼。可是,就在宝钢兼并国内部分钢铁企业,在国内称雄时,中国以外的钢铁市场已被国际钢铁巨头瓜分完毕。印度钢铁巨头米塔尔8年内先后吞并6家世界上的大型钢铁厂。2007年,米塔尔兼并欧洲最大、全球第二大钢铁巨头阿赛洛公司,至此,全球钢铁业超级霸主阿赛洛—米塔尔公司出现了。

       米塔尔的成功,表面上看,好像是因为并购,但并购只是一种手段,以全球化视野、全球化思维打造全球资源整合能力来参与全球竞争,在最合适的时机去收购与合并,并用最精明的经营手法壮大那些被收购的企业,这才是米塔尔成功的真正原因,而这点正是中国企业最欠缺的。

       更重要的是,中国与印度企业在对外扩张上所走的是完全不同的道路。印度除了几家中型钢铁企业属于印度国有外,其他主要钢铁企业基本上是民营企业:而中国主要的钢铁企业都是大型国有企业。由于这些国有企业基本上都是从计划经济体制下行政垄断性企业演变而来的“大块头”,并不是在充分市场竞争中形成的以产权关系为纽带的企业集团。

       事实上,中国国有企业对行业垄断的实质就是行政性垄断,这种垄断主要表现为限制竞争,延缓产业技术升级,降低社会资源配置效率,干扰市场竞争秩序,管制决策非公开化等。至于行政性垄断对落后企业的保护,在当前全球竞争的环境下,则不利于提升国内产业和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这也许就是中国没有产生顶尖跨国公司的原因。“大而不强”是中国企业的“长期之痛”。例如中国制造业已取得三个“世界之最”:第一生产国、第一消费国和第一出口国。但至今尚未有一个中国企业在全球“执世界制造业之牛耳”。关键在于中国企业没有正确把握自身优势和不足,以超越国界的战略思维获取整合全球资源,未能实现自我超越。

       回过头来看,这些年,中石油、中铝集团、中国工商银行等企业也并购了一些海外资产,但这些企业是靠国家的力量、靠政府抱大的国有企业,在国际市场上仍缺乏竞争力。其实,竞争力比规模重要,跨国公司是按规模定义的,但如果我们的企业徒有规模,缺乏竞争力,很快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被扫地出门的。

话题:



0

推荐

邱林

邱林

769篇文章 5年前更新

新闻从业者、知名博主。重点关注国际、财经动向,其作品体现积极、稳健、有见地的鲜明风格。邮箱:qiulin4393@sina.com

文章